“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九日蓝田崔氏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
⑹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⑺玉山:即蓝田山。
⑻健:一作“在”。
⑼醉:一作“再”。
【翻译】
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阳佳节,我也来了兴致,和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稀落落,因担心帽子被风吹走,笑请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
【赏析】
颈联更是不同凡响,笔力挺峻。“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按照一般写法,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诗人却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诗人只能仰视,让他感到振奋。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
尾联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价说:“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 【查看全文】
2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 【查看全文】
3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离骚》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 【查看全文】
4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出自唐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 【查看全文】
5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元丹丘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元丹丘,爱神仙,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 【查看全文】
6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宴散》,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戴来。 将何还睡兴,临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