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5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注释】
  ①纵有:纵使有
  ②笙歌:笙代指各种乐器;笙歌即指各种乐器演奏声和歌声
  ③忍:作“怎忍”解
  【翻译】
  花前没有了她的陪伴,独自在花间徘徊,看繁花似锦,芳草天涯,一株株、一簇簇,都有他寻找的往昔旧梦,触目悲凉。虽是春光美景,却是欢乐难再,既使笙歌入耳,婉转悠扬,也只能唤起他对爱侣的追忆,从而更添感伤惆怅。
  转眼望去,林间彩蝶对对,帘间飞燕双双,皆在快乐嘻逐,恩爱相偕。不思量、难思量,抬头望天边,还是夕阳西沉、残阳如血。血色勾勒了天边的绿树,涂抹了林中的青苔,也笼罩了他的心,明丽而惨烈。
  【赏析】
  上片写“失却游春侣”、 “独自寻芳”之悲。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花前月下”,原为游春男女的聚会之地;而偏偏在这游乐之处,失却了游春之侣;花前诚然可乐,但独自一人,徘徊觅侣,则触景生情,适足添愁,甚而至于举目四顾,一片凄凉,大好春光,亦黯然失色。
  “纵有笙亦断肠。”笙歌在游乐时最受欢迎,但无人相伴,则笙歌之声,适足令人生悲。“纵有”两字,从反面衬托失去之痛:笙歌散尽,固然使人因孤寂而断肠,但他却感到即使笙歌满耳,也仍然是愁肠欲断。
  下片写因见蝶燕双双,兴起孤独之感。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自己失却游春之侣而影单形只,但闲步四望,只见彩蝶双双,飞舞林间;蒸儿对对,出入帘幕。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彩蝶、燕儿都成双做对,使他怎能再耐得住自己的孤独之感!“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以景结情,夕阳斜照在绿树青苔之上的静景,正与上片的“满目悲凉”之句相拍合。


相关阅读
1 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出自唐朝诗人王恽的作品《平湖乐尧庙秋社》,其古诗全文如下: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查看全文】

2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词作品《苏幕遮》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查看全文】

3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作品《临江仙离果州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 【查看全文】

4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黄昏犹是雨纤纤。晓开帘。欲平檐。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捻衰髯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是雨纤纤 【查看全文】

5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出自宋朝诗人李好古的作品《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 【查看全文】

6 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送浑大夫赴丰州》,其古诗全文如下: 相门才子称华簪,持节东行捧德音。 身带霜威辞凤阙,口传天语到鸡林。 烟开鳌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