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5

  “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惟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释】
  杏花天影:此词句律,比《杏花天》多出“待去”、“日暮”两个短句,其上三字平仄亦小异,系依旧调作新腔,故名曰《杏花天影》。
  沔口:汉沔本一水,汉入江处谓之沔口,即今湖北汉口。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风日:风光。
  清淑:清美,秀美。
  挂席:挂帆。
  容与:随水波起伏动荡的样子。
  【翻译】
  鸳鸯浦口,绿柳丝条低垂飘逸,我想起桃叶,她曾呼唤小舟摆渡。杨柳又将含愁的柳眼送与春风,我正待扬帆上路。倚着木兰船桨,又泊舟稍作停驻。
  金陵的道路,处处有莺歌燕舞。我想那无情的潮水,知道我心情最苦。芳草长满汀洲,归去合肥的打算尚未成行,此刻已黄昏日暮。重新移舟漂泊,何处是归宿。
  【赏析】
  词是词人在旅途思人时写下的作品,与《踏莎行·燕燕轻盈》作于同时。可以将这两首词看做是姊妹篇,一为在舟中触景生情而作,一为感梦而作,不过所思者同为合肥姊妹。此篇辞藻华丽,所表达的情感非常真挚。
  起首三句写当地实有之物,咏当地曾有之事。然所云“绿丝”,却非眼中之柳,而是心中之柳。因为江南虽属春早,但正月初头决不能柳垂绿丝,惟青青柳眼,或已依约可见。故首句因青青柳眼而想到垂垂绿丝,而念及巷陌多种柳的合肥。引起怀人之思此因柳起兴,而非摹写实景,但也不是凭空落笔;金陵自古多柳,南朝乐府《杨叛儿》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是其明证。“鸳鸯浦”,江边船泊之地。以鸳鸯名浦,不仅使词藻华美,亦借以兴起怀人之思。
  “想桃叶、当时唤渡”,明点所思之人。桃叶是东晋王献之的妾。献之曾作歌送桃叶渡江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此借指合肥情侣。古桃叶渡在金陵秦淮河畔,也是本地风光。见渡口青青杨柳,想前朝桃叶典故,再“北望淮楚”,益动怀人之思,这是非常符合生活逻辑的。“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又回到柳眼,与起句“绿丝”相呼应。这一句有两重含意:愁人所见的柳眼,自然也成为“愁眼”;春风乍到,柳眼欲绽还闭,恍似含愁。王国维曰:“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这是一种移情作用。词人此处所云之愁,盖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情事已非之恨也,故着一“愁”字,可见含蓄得妙。“待去;倚兰桡,更少驻”,先是一纵,继而一收,波折顿生,感情极其婉曲。白石此番到金陵本是路过,所谓“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但此行一路所经,以金陵距合肥为最近,一经解缆,即将愈驶愈远,故而情势上是“待去”,而行动上则是“少驻”。其心之痴,其意之苦,其情之深,其思之切,虽未明言,已然“尽在不言中”了。这几句刻画极其之细,心理极其微妙。


相关阅读
1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伤心行咽咽学楚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 【查看全文】

2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后催租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 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 自从乡官新上来 【查看全文】

3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出自于诗经作品《考槃》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查看全文】

4 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门有车马客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门有车马宾,金鞍耀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 【查看全文】

5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阆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 【查看全文】

6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其古诗全文如下: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