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出自宋朝诗人王诜的作品《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鹊踏枝》,后用为词牌,改名为《蝶恋花》,取义于南朝梁元帝 “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双调六十字,仄韵。
晚照:夕阳的余晖;夕阳。
金翠:金黄、翠绿之色。
【翻译】
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照庭院。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流浪归来,没了心情去赏欣。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惆怅凄苦心烦闷,更添颜老人憔悴。
【赏析】
此词借景抒怀,表达了词人流落异地之悲、老大无成之慨,以及无幸遭贬的苦闷、压抑,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和凄苦之情。原词之墨迹保留至今,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中。
起笔“小雨初晴回晚照。”富于象征意味:雨后初晴,夕阳返照的景象,暗寓作者久遭迁谪始得召还的人生。终见天晴固然可喜,可是夕阳黄昏,亦复可悲。这亦喜亦悲之情,全融于这初晴晚照之中。接下来“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二句更需玩味。楼台本已巍峨壮观,叠下“金翠”二字状之,气象更加富丽堂皇。如此金碧辉煌的楼台,沐浴于晚照霞辉之中,其倒影又映现于荷池之水面,楼台本身与其倒影,遂构为一亦实亦幻的庄严景观。难怪《宣和画谱》称王诜“风流蕴藉,真有王谢家风气”。“杨柳垂垂风袅袅。”词人更以如画之笔,渲染出池塘上一片春色。杨柳垂垂,原是静态;风袅袅,则化静态为动态,姿态具动静相生之妙。“袅袅”二字极美。从其手迹可见,此二字真是姿媚无限,笔意之美,与词情相得益彰。“嫩荷无数青钿小。”歇拍承上文芙蓉沼而来。时值春天,初出水面之嫩荷,宛如无数青钿。至此,盎然春意触目萦怀。
相关阅读
1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暮江吟》的第一二句,其全诗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 【查看全文】
2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其古诗全文如下: 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查看全文】
3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雨晴至江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 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注释】 ⑴ 【查看全文】
4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出自唐朝诗人王安石的作品《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查看全文】
5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出自唐朝诗人李珣的作品《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其古诗全文如下: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 【查看全文】
6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新秋夜寄诸弟》,其古诗全文如下: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