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9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注释】
  ①屏帏:屏,屏风;帏,床帐。
  ②衣袂:衣袖。
  ③衾:被子。
  ④玉漏:古代计时器。长如岁:度夜如年。
  ⑤衣带渐宽:指人因忧愁而消瘦。
  ⑥新书:新写的信。
  【翻译】
  昨夜的秋风好似来自万里之外的家乡。月亮攀上了寝息之所的帷帐,冷气透入人的衣袖。在异乡作客的我抱着被子愁得睡不着觉。更哪能忍受漏壶一滴滴的声音,越发觉得长夜漫漫。
  寄居他乡回家的日子遥遥无期。梦里醒来凄绝伤神,一觉醒来满面都是相思的泪水。衣带渐渐宽松,不为别的什么。只为新到的书信,又平添了许多憔悴。
  【赏析】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
  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其愁若何?答曰:”有客抱衾愁不寐“ 。“羁舍留连”、“梦断魂销”、“衣带渐宽”,都是写愁,但都不如“抱衾不寐”深刻形象。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中“长如岁”三字又生动地表现出词人对与妻子相见的期盼,怨时间过得太慢。
  “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这里用“相思泪”来抒写思妻之情。“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此句尤为抒写了羁旅思妻的感伤情怀,为相思而憔悴消瘦。“新书报我添憔悴”,妻子近日来信,说她因思“我”而一天比一天憔悴!说月能“冷透人衣袂”,说“玉漏长如岁”,是无理的,但却合情。另有龙注引简文帝诗,仅出“衣带宽”意,没有联系两句词的上下文意笺释。按此处词意当从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凤栖梧》)中脱化而出,况且,“衣带渐宽”、“憔悴”等字面也有关连。
  月冷、夜长,用今天美学术语来解释,是一种移情作用。文学大家其风格是多样化的。苏轼写豪放词,亦间写婉约词,此词风格即属于后者。


相关阅读
1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长恨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 【查看全文】

2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后赤壁赋》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查看全文】

3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出自宋朝诗人曹组的作品《蓦山溪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 【查看全文】

4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深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作品《减字浣溪沙闲把琵琶旧谱寻》,其古诗全文如下: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查看全文】

5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出自宋朝诗人张俞的古诗作品《蚕妇》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妇:养蚕的妇女。蚕, 【查看全文】

6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出自宋朝诗人王安国的作品《清平乐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