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2:19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出自南北朝诗人范云的作品《之零陵郡次新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注释】
  ①干:大水之旁。
  ②沧:苍。水色青苍,所以流水称“沧流”。未可源:言不能穷其源。已:止。末二句写水程行役之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赴零陵(治所在今湖南零陵)内史任,在新亭止宿时所写的。新亭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地近江滨,当时是朝士们游宴之所。
  诗歌的前四句写江景。江面开阔,看不见对岸,远远望去,迷迷濛濛,树木仿佛浮在滔滔的江水之旁,所以说“江干远树浮”。再把眼光移向更远处,只见“天末孤烟起”,一股云烟在天的尽头飘然而起,显得那么孤寂淡远。在这二句中,诗人用一个“远”字和一个“孤”字写出了大江景色的广渺、寂寥。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二句是分写江、天,而“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二句则写江天在诗人视觉中的综合形象。江天一色,浑然一片,分不出哪儿是天边,哪儿是水际;远树朦胧,像云烟一样轻淡,而云烟变幻,也像远树一样“浮”在江天相连之处,云烟远树混为一体。这二句着意写江景的迷濛淡远。
  面对着浩渺的江天、朦胧的烟树,诗人心中涌起一股迷惘的情绪,他不禁吟出伤感的诗句:“沧流未可源,高颿去何已。”“颿”,同帆。诗人说:江水浩荡,滔滔不绝,难以穷尽其源!我这只扬帆的小船要飘流到何时,才能停泊?这是诗人对着江水发出的感慨,其中也隐隐透露出对仕官前程的担忧。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寓情,使人仿佛看到一位心事重重的旅人在眺望江天远树云烟。诗歌的笔调疏淡,语言清丽。


相关阅读
1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临江仙披袍窣地红宫锦》,其古诗全文如下: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 【查看全文】

2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春慢龟翁下世后登研意》,其古诗全文如下: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回,目 【查看全文】

3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 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 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 斗鸡金宫 【查看全文】

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出自于诗经作品《天保》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 【查看全文】

5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古别离欲别牵郎衣》,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注释】 古别离:新乐府歌曲名。 【查看全文】

6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出自唐朝诗人晏几道的古诗作品《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