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出自宋朝诗人韩缜的作品《凤箫吟·锁离愁》,其古诗全文如下: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注释】
⑸王孙:这里指送行之人。汉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
⑹绿妒轻裙:轻柔的罗裙和芳草争绿。
⑺恁:那。恁时:即那时、彼时。素手:指女子洁白如玉的手。
⑻香茵:芳草地。
【翻译】
离愁萦绕,看着眼前连绵无际的春草,想起与心上人同游时它们还刚在路边吐出香馨。闺中人想到心上人要远行,暗暗地流下泪珠,哽咽着目送远去的车轮。人已远去她还痴痴地张望,可见到的已是重重远水、片片孤云。她又登楼极目远望,但望穿秋水也难见游子踪影。
伤心啊伤心,自从池塘分别后无日不黯然销魂。想当年同游的地方连绿草都妒忌她的罗裙。那时候他携着她的手,在花丛柳絮之中,在翠绿香茵上信步徜徉。如今她的容颜虽已渐渐老去,但心中情意仍像芳草一样年年常新。她要再游遍绿野,忘情嬉戏酣饮,不辜负这珍贵的年少青春。
【赏析】
下片“销魂”三句,是回忆当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本为谢灵运的名句,词人忆及昔日同游池畔,旋赋别离,句中不仅深有沧桑之感,而且也没有离题。记得那时她姗姗而行,罗裙轻拂,使绿草也不禁生妒;这是反用牛希济“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词意,以绿草妒忌罗裙之碧色,来衬托出伊人之明媚可爱,从而由草及人,更增添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恁时”三句,仍是回忆。“恁时”即“那时”,连上“曾行处、绿妒轻裙”时事。他轻携素手,絮飞花乱的暮春季节里,漫步于如茵绿草之间。而眼前的如茵绿草,又使他兴起无限感喟。“朱颜”两句,从刘希夷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化出,时光流逝,人事已非,相逢不知何日。自己年华已经渐老,只有芳草却是春风吹过而新绿又生。结末呼应上文,愿人们毋须触景伤情,当春回大地、绿满田野之时,可以放怀宴游,到那时可不要辜负了青春好时光。
这首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伊人别恨密切相联。
相关阅读
1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 【查看全文】
2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出自于诗经作品《四牡》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々骆马。岂 【查看全文】
3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其古诗全文如下: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查看全文】
4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出自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作品《代悲白头翁》,其古诗全文如下: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 【查看全文】
5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饮酒故人赏我趣》,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 【查看全文】
6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