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赋琵琶》,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
⑴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贺新凉》。
⑵凤尾:凤尾琴;拨:弹拨。
⑶开元: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⑷客:诗客,诗人。
⑸画舸:画船。
⑹孤鸿:孤单的鸿雁。
【翻译】
凤尾琴板刻着凤尾,龙香柏木制成弹拨。盛唐开元间霓裳羽衣的乐曲曾经何等辉煌,但一切都成过眼云烟。最不幸的是浔阳江头的诗客,亭亭画船等待着出发,忽听音乐声悲悲切切。记得王昭君出塞之时,当时黄云弥漫看去像茫茫白雪。当我离开故乡三千余里时,乐曲声声述说着无限的哀怨。我回头眺望昭阳的宫殿,只见孤雁在天边出没。琴弦懂得人间的情意,多少幽恨无法向人述说。
征人去辽阳已经多年,如今什么音信都没有。佳人正在慢拨慢弹着琴,表达着心中的郁结,她的伤心泪沾湿了那美丽的长睫,她技艺超群,将《梁州》曲演奏得哀彻云霄。千古事,如一场云飞烟灭。贺老再也没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华也从此风光不再。当音乐弹到这里,真让人伤心欲绝。
【赏析】
同一题材,在不同的作家笔底,表现各异;试听“琵琶”,一到作者手里,即翻作新声,不同凡响。这首词借唐玄宗年间有关琵琶和音乐的典故,抒写北宋沦亡之悲,讥讽南宋小朝廷耽于安乐。全词以弹琵琶为喻,事实上“弹”(谈)的是国家兴亡之曲。
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双凤,龙香板为拨,何其精美名贵!“凤尾龙香拨”。这杨贵妃怀抱过的琵琶,它标志着一个“黄金时代”。作者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华的盛世。而“霓裳曲罢”则标志着国运衰微与动乱开始。借唐说宋,发端即点到主题而又不露痕迹,可谓引人入胜之笔。
“浔阳江头”二句,一转,用白居易《琵琶行》所叙事。源自“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白氏在江边关客“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序云“是夕始有迁谪意”,是听了琵琶曲与弹奏女子自述身世之后的所感。词以“最苦”二字概括,表明作者也有同感。“画舸”句用郑文宝《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句意。作者以白居易的情事自比,并切琵琶,其“天涯沦落”之感亦可知矣。
“记出塞”接连数句又一转,从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望昭阳宫殿”等句分明是写一种特殊感情,与当日昭君出塞时去国怀乡之痛不完全是一回事。这里恐怕是在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这种写法在南宋词家中也不乏其人。姜夔《疏影》词中亦有“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之句,郑文焯亦云“伤二帝蒙尘,诸后妃相从北辕,沦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
相关阅读
1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出自唐朝代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 【查看全文】
2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其古诗全文如下: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 【查看全文】
3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出自宋朝诗人梅尧臣的古诗词作品《鲁山山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 【查看全文】
4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出自唐朝诗人赵嘏的古诗作品《长安秋望》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 【查看全文】
5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 【查看全文】
6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塞下曲白马黄金塞》,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