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欹鬓。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注释】
湘娥:湘水女神。
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熏炉:用以熏香或取暖的炉子。
绀:黑青色。
鬒:美发。
清华:梦窗词有《婆罗门引·郭清华席上为放琴客而有所盼赋以见喜》,清华疑即郭希道。
台杯:大小杯重叠成套,称台杯。
满引:斟满饮尽。
【翻译】
仿佛一位仙女,雪白的花瓣带着笑纹。峰黄色的花蕊暗自含羞而微带红晕。碧叶如翡翠的头饰斜在鬓。昨夜的空庭中寒风凄紧,在朦胧的月光下忽然把你泪认。北风凄紧,一阵凉意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平静。刚刚送走拂晓的晨风,友人便送来一盆碧绿的水仙,这才惊诧花梦的确准。
是湘水水神化成此花的淡香鲜新,似乎凌波走过很远的水路,尚带有古岸荒云的遗恨。在台阶前如果出现你的身影,淡淡的香气芬芳氤氲。连那经冬耐寒的冬梅,也要悄悄收藏她的神韵。把你放置在熏炉的旁边,忽儿又移放靠着精美的绣枕,以便我可以时刻欣赏美人的丝丝鬟鬓。料想友人也和我一样,对你格外喜爱关心,在清华池馆畔里与你朝夕相守,为你把酒言欢。
【赏析】
“湘娥”三句,道水仙花的来历。此是以拟人手法言眼前的水仙原来是湘水女神的化身。“湘娥”,即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姐妹俩。她们由于找不到自己的亲人——舜帝,所以往来于烟波浩渺的水边砂岸四处寻找,但却始终没有找到亲人,因此才遗恨至今。为了纪念舜帝的逝世,她们仍旧作素色装束。“临砌”两句,述其香。此言词人将希道送过来的水仙花,放置在台阶旁的阴影之中。这水仙花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连傲霜斗雪的梅花也自愧不如,以致于她羞怯地退避在一旁,收起了自己的娇容。“熏炉畔”两句,谈催花之法及其对水仙的衷情。此言水仙花在暖炉的催发之下,显得越发精神奕奕。词人随即把它放置在床边的小几上,这样就可以使自己能够时时见到这位斜垂着稠密的白花翠叶的凌波仙子了。“料唤赏”两句,是为希道设想。“清华”句,据朱孝臧《梦窗词小笺》说:“清华疑即希道。”而根据前所引六首词推测也应该是指同一个人。“台杯”,即大小杯重叠成套的杯子。此处是说:我猜想,希道现在在自己的花园里,面对着这一盆盆洁白的水仙花,也必定会是在一边欣赏着水仙,一边连连举杯畅饮着吧。
上片以梦引花,下片浮想联翩,重在描绘出水仙花的神韵。结句呼应词题中希道索赋之请,故以两人的共同爱好的话题“赏花与饮酒”对之也。全词紧扣题意,从容而道,又有奇思妙想连篇,实是咏物词中的一篇高作。
相关阅读
1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出自元朝诗人朱庭玉的作品《天净沙秋》,其古诗全文如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查看全文】
2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幽居贵贱虽异等》,其古诗全文如下: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 【查看全文】
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出自唐朝诗人李煜的古诗作品《相见欢》第一段,其全诗文如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 【查看全文】
4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归园田居其一》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查看全文】
5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出自唐朝诗人贯休的作品《春晚书山家屋壁柴门寂寂黍饭馨》,其古诗全文如下: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 【查看全文】
6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