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31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罗浮山父与葛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箱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释】
  ⑴罗浮山父:指罗浮山中老人。罗浮山:在广东省境内。葛:葛布。
  ⑵依依:轻柔披拂貌。《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处形容葛布柔软。江雨空:形容葛布就像江上的细雨细密透明。
  ⑶兰台:战国时楚国台名。故址传说在今湖北省钟祥县东。《文选·宋玉〈风赋〉序》:“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李周翰注:“ 兰台 ,台名。”此处泛指南方。
  ⑷博罗老仙:指罗浮山父。时:另一版本作“持”。
  ⑸千岁:千年,年代久远。《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石床:山洞里平滑如床的大石,古人称作石床,这里代指织布的机床。鬼工:古人把工艺精巧品为鬼工,此处则指手艺精湛的织工。据《格古要论》说:“尝有戒指内嵌玛瑙,其面碾成十二生肖,纹细如发,谓之鬼工。”
  【翻译】
  葛布轻柔,织得像江上小雨般细密透明,穿上葛衣,像六月的雨中吹来凉风。当罗浮老人把葛布拿出山洞,千年石床上响起了鬼工吝啬的哭声。天气闷热,毒蛇粗喘把山洞弄湿;江中的鱼儿也停止觅食,含沙直立。真想裁剪一幅湘水中天光倒影似的葛布,吴娥不用担心说剪刀不够锋利。
  【鉴赏】
  此诗开头二句有“江雨空”、“兰台风”等字眼,像是描述天气,其实不然。“江雨”是说织葛的经线,光丽纤长,空明疏朗,比喻得出奇入妙。“依依”形容雨线排列得整齐贴近,所以“宜织”。以这个副词“宜”字绾连“织”和“雨”,所织的为雨线之意便明白易解。“织”字把罗浮山父同葛联系起来,紧紧地扣住诗题。次句则以“六月兰台风”写出葛布的疏薄凉爽。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瑳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诗人巧妙地用六月的风比喻葛布。“雨中”二字承上句来,再一次点明以“江雨”来比喻葛的意思。“江雨空”,从视觉写葛布的洁净,有如雨后晴空;“兰台风”,从感觉写葛布的精美。这种绮丽而离奇的想象,正是李贺诗的本色。
  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进一步烘托罗浮山父织葛的技术高明。“博罗老仙时出洞”,老人不时走出洞来,把精心织成的葛布拿出洞来,递给索取的人。句中的“时”,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之势。下句就是由此引起的反响。诗人不直接赞美葛布,而是用“千岁石床啼鬼工”七个字来烘托。“石床”原指山洞中形状如床的岩石,这里指代罗浮山父所用织机。“千岁”,表明时间之久,也暗示功夫之深。


相关阅读
1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 【查看全文】

2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竹入水文光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 【查看全文】

3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出自唐朝诗人皇甫松的作品《梦江南楼上寝》,其古诗全文如下: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 【查看全文】

4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昆仑使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 【查看全文】

5 听细语、琵琶幽怨。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听细语、琵琶幽怨。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倦寻芳坠瓶恨井》,其古诗全文如下: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闭孤燕。寄别崔徽,清 【查看全文】

6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出自元朝诗人王实甫的作品《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