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烟波桃叶西陵路,十年断魂潮尾。古柳重攀,轻鸥聚别,陈迹危亭独倚。凉飕乍起,渺烟碛飞帆,暮山横翠。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
华堂烛暗送客,眼波回盼处,芳艳流水。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犹忆分瓜深意。清尊未洗,梦不湿行云,漫沾残泪。可惜秋宵,乱蛩疏雨里。
【注释】
⑥秋镜:秋水如镜。
⑦素骨凝冰,柔葱蘸雪:素骨,指歌姬的手。柔葱,指歌姬的手指。冰和雪,形容手和手指的洁白。
⑧秋宵:秋天的夜晚。
⑨蛩:这里指蛩声。蛩指蟋蟀、蝗虫。
【翻译】
眼前烟波迷茫,我又来到与她分手的渡口西陵路上,当时的情景让我十年来梦绕魂牵。重新抚摸着当年折枝相送的古柳,想起那时像鸥鸟分飞般的离别,我独倚高亭栏杆,追寻昔日登临时的陈迹。一阵凉风飒然而至,浩渺的烟雾弥漫沙洲,船帆似鸟翼飞起,暮色中的远山,横亘着一片翠色。只有江边的几朵残花,陪伴着我,在秋水如镜的江面上,映照出一样憔悴的面容。
想当年,华堂灯暗,你送走宾客,却独留下我,你回眸顾盼,眼波如清澈馨香的秋水,情长意密。你天生丽质,你那手腕洁白如冰肌玉骨,你纤纤的手指柔细雪白,我怎能不记得那个神魂颠倒的夜晚,你我分瓜品尝的深意,当年用过的酒樽我至今未洗,我再也梦不见与你同赴阳台,相思爱恋的云雨,只有漫洒零落的泪滴。可怜这凄凄冷冷的秋夜里,只有蟋蟀的啼鸣和稀稀落落的雨水,伴我度过这孤独的长夜。
【赏析】
下片转入回忆。“华堂”是化用《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kūn)语:“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堂上,即此词中的华堂。烛灭,即烛暗。乃追忆初见时的情景:送走别的客人,单独留下自己。回头顾盼,传达出含蓄的柔情蜜意。“芳艳流水”则是对回盼的眼波更为传神的描绘:“流水”,描写出回盼时眼波的流动,“芳艳”则是回盼时留下的美的感受。“芳”是从视觉引起嗅觉的能感,“艳”状眼波的光采;随眼波的传情仿佛感到美人四溢的芳香。
“素骨”三句,写玉腕纤指分瓜时的情景。“素骨凝冰”,从《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语意化出,亦即苏轼《洞仙歌》所说“冰肌玉骨”,以状手腕之洁白如玉:“柔葱蘸雪”,即方干《采莲》诗所说的“指剥春葱”,用以描写纤指的洁白,用字凝炼。
以下为秋宵的怀念。不洗清尊,是想留下残酒消愁。“梦不湿行云”二句化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话,而语言清雅,多情而不轻佻,表现梦中与情人幽会,未及欢会即风流云散,醒来残泪满沾衣衫的情景。结句写秋宵雨声和窗下蛩声,伴人度过孤独无眠之夜。结句凄凉的景色与凄冷的心境融合而一,增强了怀人这一主题的感染力量。
这首词脉络细密,用意尤为绵密。“但有江花”二句、“清尊未洗”三句的炼句,“渺烟碛飞帆”三句、“素骨凝冰”二句的炼字,尤显功力。“眼波回盼处”二句、“可惜秋宵”二句的写情,既精炼,又空灵,于缜密中见疏放,在梦窗词中为别调。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出自唐朝诗人鱼玄机的作品《寄刘尚书》,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座镇雄军,歌谣满路新。 汾川三月雨,晋水百花春。 囹圄长空锁,干戈久覆尘。 儒僧观子夜, 【查看全文】
2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作品《题扬州禅智寺》,其古诗全文如下: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 【查看全文】
3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其古诗全文如下: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 【查看全文】
4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轻肥意气骄满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 【查看全文】
5 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出自唐朝诗人令狐楚的作品《少年行霜满中庭月过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 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查看全文】
6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出自唐朝诗人太上隐者的古诗作品《答人》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注释】 ①偶:偶然 ②高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