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1:22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轻肥·意气骄满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注释】
  ⑺樽罍溢九酝:樽罍指陈酒的器皿。九酝:美酒名。
  ⑻水陆罗八珍:水产路产的各种美食。
  ⑼洞庭橘:洞庭山产的橘子。
  ⑽脍切:将鱼肉切做菜。鳞池鱼:大海的鱼。
  ⑾心自若;心里自在很舒服。
  ⑿衢州:唐代州名,今属浙江。
  【翻译】
  骄纵飞扬的意气充满整条道路,鞍马的光亮照得见细小的灰尘。请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夸耀着身份,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细切的鱼脍味美鲜嫩。他们在肴饱之后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
  【鉴赏】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写出了江南大地上的一幕人间惨剧,使全诗顿起波澜,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此诗采用了写书的风格,白描的写法,真切地展示了社会的不公。文学作品应反映生活的真实,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相关阅读
1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出自于诗经作品《鳲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 【查看全文】

2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出自唐朝诗人韦庄的作品《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忪,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 【查看全文】

3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行香子述怀》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 【查看全文】

4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出自唐朝诗人李世民的作品《过旧宅金舆巡白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 【查看全文】

5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查看全文】

6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古诗作品《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