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释】
⑴临江仙:词牌名。唐教坊曲,双调小令,用作词调。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最初是咏水仙的,调见《花间集》,以后作一般词牌用。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⑵高咏:朗声吟咏。
⑶楚词:亦作“楚辞”,本为楚地歌谣。 战国楚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
⑷午日: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酬:指过、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
⑸节序:节令。
【翻译】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赏析】
词一开头,吐语挺拔,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他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没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
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作者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
相关阅读
1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其古诗全文如下: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 【查看全文】
2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出自清朝诗人吴伟业的作品《沁园春观潮》,其古诗全文如下: 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似灵 【查看全文】
3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出自宋朝诗人康与之的作品《长相思游西湖》,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 【查看全文】
4 水山蹇卦_易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蹇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良下坎上)蹇①: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初六:往蹇来誉②。 六二:王臣赛菱③,匪躬之故(4)。 九三 【查看全文】
5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出自唐朝诗人李清照的作品《鹧鸪天桂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 【查看全文】
6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出自于诗经作品《车邻》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