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0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出自宋朝诗人周紫芝的作品《踏莎行·情似游丝》,其古诗全文如下: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注释】
  ①游丝:蜘蛛等昆虫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②阁:同“搁”,停住。空:空自,枉自。觑(qù):细看。指离别前两人眼中含泪空自对面相看。
  ③无因:没有法子。兰舟:木兰舟,船的美称。
  ④渚:水中小洲。
  ⑤莫:不要。
  【翻译】
  离情像游丝般飘忽不定,情人像飞絮般难留踪影。两双含泪的大眼睛,呆呆地凝目对视,徒自满含深情。溪边的烟柳垂下万条丝绦,却不能把他的行船拴系留停。
  大雁在斜阳外飞行,轻烟笼罩着沙洲,芳草一片迷蒙。无穷的烦恼现在就填满了我的心胸。明天姑且不再思量,可又怎样才能熬过今宵。怎样才能挨到明日的天明。
  【赏析】
  周紫芝作词,不事雕饰,不落窠臼,常有新颖手法,文字流畅浅淡,却能表达丰厚、多层次的情感。这首《踏莎行》词,很能体现以上特色。
  开篇即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情似游丝,人如飞絮”,寥寥八个字,不描写景物,也不叙述离别之事,然而景色、环境、事情、人物皆含于其中,且将人物因离别而生的感叹表现得十分贴切自然,用笔之精巧,比喻之新颖,笔墨之经济,都显示了作者的想象和创造的才能。
  “游丝”、“飞絮”点明时令:暮春时节。“情”是指别情,也可指双方的脉脉情意,“情如游丝”这一比喻体现出“情”的缠绵牵连,有“情丝难断”的意思,暗示离别的艰难。“人如飞絮”,表明人如飞絮一般漂泊不定,羁旅四方,这也点明了此次分别的理由。
  虽然如此,这两句毕竟还是属于总体上的概括、形容。所以接着便用一个特写镜头给予具体的细致的刻画——“泪珠阁定空相觑”。两双满含着泪珠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彼此相觑。句中的“空”字意味着两人的这种难舍、伤情,都是徒然无用的,无限惆怅、无限凄怆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两句把“空”字写足、写实。一溪烟柳,千万条垂丝,却无法系转去的兰舟,所以前面才说“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派天真,满腔痴情,把本不相涉的景与事勾联起来,传达出心底的怨艾之情和无可奈何之苦。借此,又将两人分别的地点巧妙地暗示出来了。这种即景生情的刻画抒写,怨柳丝未曾系住行舟,含蕴着居者徊徨凄恻的伤别意绪。
  下片写离别之后心情。过片仍写居者行人走后的凄怆情怀。“雁过斜阳,草迷烟渚”,这是“兰舟”去后所见之景,正是为了引出、烘托“如今已是愁无数”。这里景物所起的作用与上文又略不相同了。上片写伤别,下片写愁思,其间又能留下一些让人想象、咀嚼的空白,可谓不断不粘、意绪相贯。
  句中的“如今”,连系下文来看,即指眼前日落黄昏的时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就担心,今晚将怎样度过。词人并不迳把此意说出,而是先荡开说一句“明朝”,然后再说“今宵”:明朝如何过且莫思量,先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思量如何过”这五个字的意思实为两句中的“明朝”、“今宵”所共有,词笔巧妙地分属上下句,各有部分省略。上句所“思量”者是“如何过”,下句“如何过”即是所“思量”者,均可按寻而知。这种手法,诗论家谓之“互体”。
  此词抒写离情别绪。上片写离别时的情景。情似游丝,泪眼相觑。一溪烟柳,难系兰舟。写尽了离别况味。下片写别后相思之苦。愁绪无数,无法排遣。全词凄迷哀婉,愁思无限。


相关阅读
1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出自宋朝诗人司马光的古诗作品《客中初夏》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释 【查看全文】

2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 【查看全文】

3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隐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隐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贺新郎和前韵》,其古诗全文如下: 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 【查看全文】

4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 【查看全文】

5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出自唐朝诗人孙光宪的作品《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其古诗全文如下: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 【查看全文】

6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出自于诗经作品《东门之墠》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