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38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其古诗全文如下: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注释】
  ④驿桥:驿站附近的桥。
  ⑤画楼:即雕梁画栋之楼,也是对楼的美称。
  ⑥鸾镜:背上镌刻有鸾凤图案的镜子。花枝:女子对镜照见自己所簪戴的花。此处借指这位女子。(浦江清)“枝”与“知”谐音。
  【翻译】
  华丽的香枕上装饰着漂亮的钿雀和金鸂鵣,在这个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经起床梳妆一新。她来到了沉香楼阁上正看见远处隐隐的吴地青山,如丝的杨柳枝条又泛起青色,在春风中袅袅飘荡,而驿桥上已经开始飘起了丝丝蒙蒙的细雨。
  在画楼上看见那江南岸边春草萋萋,女子暗叹心中的那个人竟一去未归,音讯全无,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鸾镜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满腹的心事又有谁知道呢。
  【赏析】
  上片的结句回忆驿桥送别,下片接写别后,“画楼音信断”,说明人去无踪消息断。“芳草江南岸”,抒发了春归人不归的隐痛,但见芳草年年绿,一江春水向东流,回想人却难似,年华易老,芳魂消耗,悲自难禁。末两句,自伤苦忆之情,无人得知。“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意谓每日对鸾镜梳妆,头上插着花枝,此中情意又有谁知呢?也可解为由于心中对远游人的相思情无人理解,只有眼前的妆镜和花枝算是知音。“枝”与“知”是谐音双关。而“鸾镜”一词则出典于范泰《鸾鸟诗序》:“罽宾王获彩鸾鸟,欲其鸣而不能致。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可悬镜以映之。’王从其言,鸾睹影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以后,人们就称镜子为“鸾镜”。鸾见同类影像而悲鸣,哀响中宵,一奋而绝,寓有绵绵相思之意。“鸾镜与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艳如花之人,而独处凄寂,可见其幽怨之深。“此情谁得知”,千回百转,忧思洋溢。这个结句是全词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词的高潮。
  这首词由物到景,由景到情,自今忆昔,又由昔至今,看似散乱不连,实则脉络暗通,婉转绵密,情韵悠然,这些正是温词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关阅读
1 檐外莲峰墙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檐外莲峰墙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出自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作品《雨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维摩居士陶居士,尽说高情未足夸。 檐外莲峰墙下菊,碧莲黄菊是吾家。 【注释】 ①居士: 【查看全文】

2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 【查看全文】

3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植的作品《名都篇》,其古诗全文如下: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值千金,被服丽且鲜。 斗鸡东郊道,走马 【查看全文】

4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出自唐朝诗人钱起的古诗作品《逢侠者》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注释】 1、侠者:豪侠仗义之士 【查看全文】

5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出自唐朝诗人武元衡的作品《赠道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 【查看全文】

6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笛引乡泪,秋冰鸣马蹄。 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 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 故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