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09:38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注释】
  ⑴菩萨蛮:词牌名。
  ⑵除:台阶。张衡《东京赋》:“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
  ⑶珠帘月上:是“月上珠帘”的倒装句。
  ⑷山枕:枕头形状如山。隐:隐没。又作凭依。《孟子·公孙丑》:“隐几而卧。”秾妆:即浓妆。
  ⑸绿檀:指檀枕。金凤凰:指枕的纹饰。
  ⑹蛾:眉,犹言蛾眉。
  ⑺吴宫:吴地的宫阙。此处暗用西施入吴的典故,西施在吴国而思念越国,事见《吴越春秋》等。
  ⑻残点声:即漏壶滴水将尽的声音。表示天将明时,漏尽更残。
  【翻译】
  竹梢掠过石阶上,带来阵阵寒风,摇碎珠帘上玲珑的月光。山枕隐去了她的浓妆,只看见绿檀枕端,画着一对描金的凤凰。蛾眉淡淡地簇拥着忧伤,她虽身在吴宫,心儿却在遥远的故乡。恨春去匆匆春情更浓,画楼更漏声声敲打着她的无眠,无眠的情思里天边又泛起了晨光。
  【赏析】
  此词写春愁春恨。与温词中的人物身份大多为普泛化的女性不同,此词的抒情主人公则是一位幽居深宫的女子。词的上片仍从景物环境写起。这是一个清幽冷寂的月夜,庭院里的付林在轻柔的夜风吹拂下沙沙作响,婆娑的竹影使庭院变得更加幽森清冷;皎洁的月光透过珍珠帘子洒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玲珑斑驳的影子。随着月光的指引,方显现出倚凭山枕而卧的女主人公。
  与另一首同调之作《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所写“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的情景相似,这位倚枕而卧的女子留着“秾妆”,戴着凤凰金钗,隐约透露出她有所期盼的幽微心理。下片则将描写的笔触继续沿着女子的客颜妆饰,进而深入她的内心世界。一双用青黛描画的蛾眉,经过辗转无眠的煎熬已经变得颜色浅淡,眉宇间流溢着愁思,原来她思念的故土——吴国的宫殿已经十分遥远。至此,抒情主人公方显露她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她是一个远离故国的宫女。这令读者联想起春秋末期被越王勾践作为政治诱饵献给吴王夫差的越国美女西施。词的末尾,又借拂晓前从画楼外传来的更漏残点之声,抒写女主人公缠绵无尽的春恨与愁情。
  通观全词,山枕、秾妆、绿檀、金凤凰之类有关居处环境和容颜妆饰的描写,仍不脱脂粉气息,但竹风、审月、残点等景物意象的渲染烘托,则构筑了一个凄清幽微的艺术境界,用以抒写女主人公幽怨感伤之情,情致深婉,意境浑成。此词虽然写得是宫怨,但从主人公的怨恨声中,似乎还可以感觉到作者对现实的某些不满之情。


相关阅读
1 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新蓬遮却绣鸳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新蓬遮却绣鸳游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浣溪沙题史菊屏扇》,其古诗全文如下: 门巷深深小画楼。阑干曾识凭春愁。新蓬遮却绣鸳游。 桃观日 【查看全文】

2 舟中儿女大,天末岁时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舟中儿女大,天末岁时新出自宋朝诗人戴冠的作品《立春日舟中题》,其古诗全文如下: 作客尚无地,他乡空复春。 舟中儿女大,天末岁时新。 乐事喧殊俗,羁愁滞远人。 椒盘怀故里 【查看全文】

3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出自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古诗作品《点绛唇》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 【查看全文】

4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 【查看全文】

5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青溪》第四句,其全文如下: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查看全文】

6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楚宫湘波如泪色漻漻》,其古诗全文如下: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空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