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2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出自唐朝诗人刘驾的作品《弃妇·回车在门前》,其古诗全文如下: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
  路旁见花发,似妾初嫁时。
  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
  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
  【注释】
  ⑸织素:将丝织为绢帛。
  ⑹新人:新娶的妻子,对先前的妻子而言。
  ⑺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⑻老迟:这里指容颜衰老。
  【翻译】
  大门前,停放着被遣回娘家的车儿,临上车的时候,我心情更加凄怆,那沿路的野花,还像我初嫁时一样开放。我喂养的春蚕,一个个已抽丝成茧,我手织的绢素,还停留在织锦机上。这将会成为新妇的笑柄,说我只知道劳动,远不如在妆扮上翻新样。他以前喜爱我的青春美貌,遗弃我,只因我不再有当年的漂亮。回想起良媒说合时的美好情景,还历历在目;可今天我心头的创伤,又能向何人去讲。
  【赏析】
  其二,她说自己又是个擅长操持家务的人:“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既能“养蚕”,又能“织素”,其精于养织的本领和勤劳朴素的品格,不言而喻。其中“已成”、“犹在”等词语正显示出其辛勤不辍的情形。女主人公觉得,自己又能勤俭持家,如今竟无端被遣,的确令人伤心。而惨遭抛弃的原因就在下文。这位女子哀叹道:“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表面看,这是弃妇以猜度的心理作出的推论。实际上,此为反话正说:做妻子的,不管能怎样勤于持家都没有用处,只要整日着妆打扮就行了。这里不仅暗含着对其丈夫耽于美色的批判,而且更主要的是,表明这位女子虽平日并未更多注意打扮,但是她具有一种纯朴勤劳的品质,在各个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从而表现了这“妇”是不当被弃的。《全唐诗》收此诗时,最后还有四句道:“昨夜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而《唐诗别裁集》将其删掉后,全诗含而不露,诗的韵味更加醇厚了。最后四句,点明新嫁不久,正是夫妇浓情之时,而惨遭抛弃,饱含着对命运不公的怨意。
  刘驾是晚唐的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这首诗写得婉转含蓄,蕴藉自然,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弃妇的内心活动过程,展示出弃妇的“怨而不怒”(《唐诗别裁集》)的满腹苦情。与此诗相比,中唐诗人顾况的《弃妇词》,则写得又怨又怒。既有“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的哀怨,又有“余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的决绝,更有“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的话。这在倡导温柔敦厚的沈德潜的审美目光里,刘诗自然“高于顾况之作”(《唐诗别裁集》)。其实,这两首诗展现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弃妇形象,表现出作家的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关阅读
1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出自宋朝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沧浪静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二子逢时犹死饿 【查看全文】

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钱塘湖春行》的第七八句,其全诗文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查看全文】

3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其古诗全文如下: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早晓烟迷。鸂鶒战金红掌 【查看全文】

4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霜落、分甘手。已是红窗人倦绣。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青玉案新腔一唱双金斗》,其古诗全文如下: 新腔一唱双金斗。正 【查看全文】

5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下独酌四首天若不爱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查看全文】

6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全文的意境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出自唐朝诗人诗经的古诗作品《蒹葭》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