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7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注释】
  ①嘉陵江,在今四川省境内,为长江上游支流。上人,唐人称僧人为“上人”。
  ②泄,渲泄,排放。奔湍,奔腾的激流。
  ③神禹迹,传说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④自,本来,原来。云,语助词。
  ⑤相激,相撞击。
  ⑥雷转,像雷声一样回旋。空山,空寂的山间。
  ⑦“贻之”二句:贻,赠送。之,指上面提出的问题。
  ⑧道门,佛门。旧,故旧,朋友。道门旧,即深上人。
  ⑨了,尽,结束,引申为解决,解答。
  ⑩物我情,指客观外物的实情与主观自我的认识。这二句是说,我把个问题呈请佛门旧友深上人,望能给予透彻的解答。
  【翻译】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赏析】
  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从这一自然现象中,读者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相关阅读
1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出自清朝诗人王国维的作品《满庭芳水抱孤城》,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 【查看全文】

2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出自宋朝诗人史达祖的作品《双双燕咏燕》,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 【查看全文】

3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 【查看全文】

4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查看全文】

5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送友人》第五六句,其全诗文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 【查看全文】

6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柳曾逐东风拂舞筵》,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