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注释】
①嘉陵江,在今四川省境内,为长江上游支流。上人,唐人称僧人为“上人”。
②泄,渲泄,排放。奔湍,奔腾的激流。
③神禹迹,传说中夏禹治水留下的遗迹。
④自,本来,原来。云,语助词。
⑤相激,相撞击。
⑥雷转,像雷声一样回旋。空山,空寂的山间。
⑦“贻之”二句:贻,赠送。之,指上面提出的问题。
⑧道门,佛门。旧,故旧,朋友。道门旧,即深上人。
⑨了,尽,结束,引申为解决,解答。
⑩物我情,指客观外物的实情与主观自我的认识。这二句是说,我把个问题呈请佛门旧友深上人,望能给予透彻的解答。
【翻译】
击凿山崖飞泻急速的水流,号称是远古的大禹遗迹。晚上旅馆佛寺的大门喧腾声,独自一人夜里睡觉不能安然熟睡。水的特点本是安静的,石头中本来也没有声音。为什么两者互相冲击(水冲击石头),雷鸣幽深少人的山林使人惊。把这个问题遗留给寺观的旧友,了却它给我的疑问。
【赏析】
起笔即紧扣诗题,显得气势雄伟。三、四两句写诗人夜宿出门店,由于水声的喧闹,通夜无法安寝一方面承接上文,进一步具体写出嘉陵江水声之大;另一方面又极自然地引发出下文对水性的议论。这是阐发禅理、表现禅趣的转折点。
五、六、七、八四句借水声与山石激荡出巨响的自然现象展开议论,颇含折理。大意是说,水性本来是安静的,山石也不会发出声响,可是两者一激荡,竟发出惊雷一样的巨响,完全丧失了水石的本性。从这一自然现象中,读者可以悟出很深的禅理:人在社会中,应当以无念为宗,不取不舍,不染不著,任运自然,自在解脱,应当象水石一样保持安静和无声的本性,清静无为,也就具备了佛性。水石保持住本性就具备了佛性,人向自性中求取,保持住清静无为的本性,也就具备了佛性。韦应物这种思想带着很浓的消极成分,应予批判。不过,从这首诗中,却可看出韦应物禅学修养是很深的。
诗的最后两句,表示自己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以此赠给深上人,彼此交流禅学心理,并对深上人彻悟物我之情的禅学修养无限向往。这个结尾,写得既很切题,又留有余味,不失韦氏平淡有味的风格。
相关阅读
1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出自先秦诗人汉乐府的作品《慷慨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贪吏不可为而可为,廉吏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 【查看全文】
2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送杨山人归嵩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 【查看全文】
3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满江红暮雨初收》,其古诗全文如下: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 【查看全文】
4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鲁东门观刈蒲》,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 【查看全文】
5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出自唐朝诗人韩翃的古诗作品《同题仙游观》第五六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查看全文】
6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丑女来效颦》,其古诗全文如下: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 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 棘刺造沐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