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7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鸡鸣埭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注释】
  ⑴南朝天子:此指齐武帝萧赜。射雉:射猎野鸡。古代的一种田猎活动。
  ⑵铜壶:古代铜制壶形的计时器。漏断:漏声已断。指时间已达五更。
  ⑶未知:一作“不知”。
  ⑷宫沼:帝王宫苑中的池沼。
  ⑸红妆: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此指嫔妃宫女。
  ⑹朱方:春秋时吴地名。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东南。
  ⑺尘涨:指飞扬障目的尘土。
  【翻译】
  南朝皇帝出去射猎野鸡的时候,天上银河还泛着淡淡的白光,寥落的晨星还在不齐地闪烁。铜壶(古代计时器)里的水渐渐滴光了,大臣们从梦中醒来准备盥洗上朝。可他们还不知道,飞奔的马群,正急奔在去田猎的路上,把尘土踢得老高。宫苑里,池沼里的鱼儿在莲叶之间跳跃,激起了层层涟漪;朦朦胧胧的柳枝上面,静静地悬栖着飞鸟。嫔妃宫女们个个对着镜子开始着盛装,容颜如春光般地姣好,绿树上天鸡一声啼叫,天终于亮了。三百年后,南朝气势终于耗尽,开始式微衰落,美好渐渐被朱方那里战火纷飞的愁绪所取代。兵灾的彗星划过天际落,到地上海上狂涛拍岸;渡江作战的鼓声阵阵,飞扬的尘土弥漫了整个天空。皇帝的龙袍、后妃的霞帔连同穿的人一起,都被抛进了宫中的井里;象征国家的九鼎宝器被风赶着熊熊的野火吞没。荒芜的宫殿里只有燕子在梁上做窠,长期没人践踏的阶石上长满了蒿草;旧宫遗的物被抛置在废墟里,空自发出如白霜般的寒光。紫禁城也塌了,隐现的墙基上长满了青草,和一眼望去的芊绵绿色连成了一片。当融融的春光,成了如今的空暖荒陂。谁曾料到曾经歌舞过《玉树后庭花》曲的地方,竟然会留给长满了如雪枝的般野棠梨树。
  【赏析】
  全诗共分五言绝句。
  第一绝是写齐武帝萧赜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与气氛下出城的。写出辉煌而鬼祟。南朝的天子要出去打猎了。他起得绝早。天还是黑黑的,所以看到银河淡淡的白光,寥落的晨星还在不齐地闪烁。皇帝的车队,在宫人和侍从们马队的拥簇下,人不知鬼不觉地奔出城去了。
  在另一处,当计时的铜壶里的水渐渐地滴光了的时候,东方泛起了鱼肚色。这正是大臣们早朝的时候。大臣们一个个地从梦中醒了过来,推被而起:准备盥洗上朝。
  这里的耿耿星河、铜壶滴漏,都是共景。而在这一景色下,诗人运用了并行的写法:这里人刚起床,正准备早朝哩;而那里,皇帝们早已过了鸡鸣埭了。两组镜头并行:这里正从容盥漱;而那里,飞奔的马群把尘土踢得老高,奔得很急。这两组平行的镜头,是能说明很多的问题的。至少读者会想到这些宵衣旰食的大臣们,当他们早朝扑了一个空时,那种耸肩摊手、摇头咋舌,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也就可以感到这个国家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由于皇帝的车骑需要绝早偷跑的这一情节的安排,让人分明感到了朝廷有两种力量的斗争。据《南史》载:“齐武帝永明六月五日,左卫殿中将军邯郸超表陈射雉,书奏赐死。”这就足见当年反对萧赜这样荒淫举动的人一定不少。然而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正面的去写,只是用这一特定的情节,精心酿造出这一鬼祟于庄严的气氛,表达出天子的“逃禅”,从而暗示齐之亡,并非亡于齐之无人,而是亡于皇帝的不用并一意孤行的结果。
  如果说这一绝里的这个意思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在第二绝里,诗人就干脆把一个破坏好端端的和平宁静的国家之罪责,完全归之于皇帝了。
  第二绝,诗人用了三组非常和平静谧的形象,来说明齐之亡,非亡于什么天灾。鱼跃莲东,柳悬栖鸟,宫墙之内是和平静谧的;而万户红妆,镜中皆春,则城乡之人口繁衍,整齐健壮也可见。这些描写也许有点儿夸张,但至少不是战火纷飞,饥鸿遍野,人民辗转于沟壑的形象。据史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可见齐之亡也并非经济衰落。然而之所以石破天惊,江山骤变,三百年江南王气顿时成了一片战火愁烟,则罪过就在于当朝的荒于政事而酖于游宴的缘故。这就叫“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碧树”一句转捩得妙。碧树上天鸡一鸣,“雄鸡一唱天下白”,既是前半繁华的收束,想见人民的安居乐业;又启后半战乱的序幕:碧树一声,正不亚石破天惊。一“晓”字,作为光明的留恋;也是省悟的开始。正是无穷悔恨而又寓于安乐之中,非常关合而又哲理深长。


相关阅读
1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 【查看全文】

2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苔茅屋,杜若芳洲出自宋朝诗人李珏的作品《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知健否,又过了、一番秋。记十载心期,苍 【查看全文】

3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其古诗全文如下: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 【查看全文】

4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才学避人帘半揭,也解秋波瞥。篆缕难烧心字灭,且拜了,初三月出自清朝诗人朱彝尊的作品《四和香小小春情先漏泄》,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小春情先漏泄,爱绾同心结。唤作莫愁愁 【查看全文】

5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凉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 【查看全文】

6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