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词作品《凉思》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
①槛:栏杆。
②蝉休:蝉声停止,指夜深。
③永怀:长思。
④倚立:意谓今日重立槛前,时节已由春而秋。移时:时间流过。
⑤北斗:指客所在之地。
⑥南陵:今安徽南陵县。指作者怀客之地。寓使:指传书的使者。寓:寄。
⑦占梦:占卜梦境。数:屡次。
⑧新知:新的知交。
【翻译】
你离去时,春水上涨好像与栏杆齐平。蝉已经停止鸣叫,树枝挂满露水。深深地怀念在这个时节,长久地倚着栏杆站了很长时间。北斗在的地方像过去的春天一样遥远,南陵来的传书使者迟迟不到。在天涯屡次占卜梦境,怀疑你有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
【赏析】
这是写诗人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
首联写愁思产生的环境。访客已经离去,池水涨平了栏槛,知了停止噪鸣,清露挂满树枝,好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但是,诗句的胜处不光在于写景真切,它还细致地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如“客去”与“波平槛”,本来是互不相关的两件事,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叙述呢?细细推敲,大有道理。大凡人在热闹之中,是不会去注意夜晚池塘涨水这类细节的。只有当客人告退、孤身独坐时,才会突然发现:哟,怎么不知不觉间面前的水波已涨得这么高了!同样,鸣蝉与滴露也是生活里的常事,也只有在陡然清静下来心绪无聊时,才会觉察到现象的变化。所以,这联写景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由闹至静后的特殊心境,为引起愁思作了铺垫。
第二联开始,诗人的笔触由“凉”转入“思”。永怀,即长想。此节,此刻。移时,历时、经时。诗人的身影久久倚立在水亭栏柱之间,他凝神长想,思潮起伏。读者虽还不知道他想的什么,但已经感染到那种愁思绵绵的悲凉情味。
诗篇后半进入所思的内容。北斗星,因为它屹立天极,众星围绕转动,古人常用来比喻君主,这里指皇帝驻居的京城长安。兼春,即兼年,两年。南陵,今安徽繁昌县,唐时属宣州。寓,托。两句意思是:离开长安已有两个年头,滞留远方未归;而托去南陵传信的使者,又迟迟不带回期待的消息。处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怪乎诗人要产生被弃置天涯、零丁无告的感觉,屡屡借梦境占卜吉凶,甚至猜疑所联系的对方有了新结识的朋友而不念旧交了。由于写作背景难以考定,诗中所叙情事不很了了。但我们知道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在朝只做过短短两任小官,其余时间都漂泊异乡,寄人幕下。这首诗大约写在又一次飘零途中,缅怀长安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素抱难展,托身无地,只有归结于悲愁抑郁的情思。“凉思”一题,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生,也意味着思绪悲凉。按照这样的理解,“凉”和“思”又是通篇融贯为一体的。
此诗抒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不象作者一般诗作那样婉曲见意,但倾吐胸怀仍有宛转含蓄之处,并非一泻无余。语言风格疏郎清淡,不假雕饰,也有别于李商隐一贯的精工典丽的作风,正适合于表现那种凄冷萧瑟的情怀。语言风格爽朗清淡,不雕饰,不造作。细细吟来,一种悲思绵绵的悲凉情味随之而生。大作家善于随物赋形,不受一种固定风格的拘限,于此可见一斑。
相关阅读
1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出自西汉诗人张衡的作品《四愁诗》,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 美人赠我金错刀,何 【查看全文】
2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 【查看全文】
3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江亭》,其古诗全文如下: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故林归未得,排闷强 【查看全文】
4 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出自宋朝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兰陵王卷珠箔》,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 【查看全文】
5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 【查看全文】
6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鹤冲天黄金榜上》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