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注释】
①绝顶:最高峰,最高处。峤(jiào轿):山道。
②弥:更加。辍(chuò绰):停止。
③遂:于是。
④积:聚,累积。峡:两山夹水处。
⑤俄:突然间。
⑥垅:丘垄。沓(tà踏):多而重复。
⑦辙(zhé哲):车轮压出的痕迹。
⑧蔽:遮盖。
⑨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据古书记载,过去在林木茂盛的峡谷中,夏天也能找到残雪,有“时见山翁来取雪”的句子。
【赏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是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好山泽之游的谢灵运,来到庐山,并登上“绝顶”,实现了夙愿;放眼四顾,只见“积峡忽复启”、“峦垅有合沓”,这壮丽的自然景色使诗人感奋。
这诗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明代钟惺、谭元春合编的《古诗归》,录有谢灵运这首《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只有六句:
积峡或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他们对这诗很是欣赏。钟云:“六句质奥,是一短记。”谭云:“他人数十句写来,必不能如此朴妙。”可是谢灵运的游览诗,绝没有这样寥寥数语的;《古诗归》所录,实是残缺不全的一个片断。至少,根据《文选》李善注等古籍记载,这诗前面还有六句:
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而且,按谢诗的一般习惯,在《古诗归》所录六句的后面,很可能还有许多句,只是不见记载罢了。总之,钟、谭二人拿残诗当完篇来评论,近乎盲人摸象。他们因此受到后人反复讥刺,这事情也变成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有名的笑话。
可是,撇开学问不谈,人们是否注意到:这诗究竟是残缺的好,还是比较完整的好?至少,《古诗归》所录六句,作为一首诗看,除开头有些突兀,总体上是不错的,诗意集中,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如果加上另外六句,就显得拖沓、累赘,节奏平缓无力。
相关阅读
1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马金鞭大堤上,西江日夕多风浪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莲浦谣》,其古诗全文如下: 鸣桡轧轧溪溶溶,废绿平烟吴苑东。 水清莲媚两相向,镜里见愁愁更红。 白马金鞭大堤上, 【查看全文】
2 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出自唐朝诗人无名氏的作品《菩萨蛮自从涉远为游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从涉远为游客,乡关迢递千山隔。求官一无成,操劳 【查看全文】
3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春词》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注释 【查看全文】
4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出自东汉诗人刘邦的作品《匈奴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 【查看全文】
5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出自南北朝诗人李煜的作品《一斛珠晓妆初过》,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 【查看全文】
6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存殁口号二首其二》,其古诗全文如下: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