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48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塞寒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注释】
  ⑴燕弓:燕地产的名弓。劲:强有力,这里指燕弓本来就强劲,再加上天气寒冷,张弓就更加费力。
  ⑵朴簌:同扑簌,扑落或扑打,这里指寒雕在空中煽动翅膀。睇:斜视。
  ⑶一点:一阵。
  ⑷白龙堆:简称龙堆,天山南一沙漠的名称,那里流沙起伏,状如卧龙,因此得名。
  ⑸河源:黄河的源头。怒浊:指波浪汹涌。浊,一作“触”,一作“激”。
  ⑹翦断朔云:指强劲的寒风吹散朔云。翦,同剪。朔,北。
  【翻译】
  燕弓强劲及瓦布满了严霜,寒雕展翅斜视平野色茫茫。一点黄尘惊起寒雁齐鸣叫,白龙堆下于骑驰骋尘土扬。黄河源头波浪高涌风更猛,吹散朔云天高气清云远翔。晚出榆关随同大军和征去,惊得沙石飞迸打在貂袍上。立志为国建功立业名不朽,只好年年书信来往表心伤。凌烟阁画图像完竟有何用,空使妻子泪水成血断柔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分为两部分,前六句是第一部分,后六句是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了塞外壮丽的景色。诗人在描写塞外景色时,抓住了塞外风大、奇寒与空旷的特点。第一句便紧扣诗题,从“燕弓弦劲”及“霜封瓦”来突出塞外的寒冷。弓弦因寒冷而更加刚劲难张,布满屋瓦之上的严霜更是寒冷的象征。从第二句起,诗人把视线移向了远方。诗人描绘了一幅开阔壮丽的景象:空中的寒雕在展翅飞翔,它陌视着广衷无边的原野,白龙堆下驰骋的千骑扬起的漫天黄尘惊起了寒雁,寒雁的叫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给这荒凉的塞外增添了生气。
  白龙堆下千骑驰骋扬起的黄尘本来是遮天盖地,而诗人却说这遮天盖地的黄尘是“一点”,这是由于塞外的原野实在广大无边,所以即使是千骑驰骋扬起的漫天黄尘,从远处看去也只不过是“一点”而已。这一描写衬托出塞外原野无比的广大,开扩人们的胸襟。这首诗的第五、六句继续写景。诗人把笔触移向了黄河的源头,在那里风大浪涌,天高气清,淡淡的白云飞向天边。“风如刀”这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风力之强与气侯的寒冷,又引出了下边“翦断朔云”的诗句。诗人在这里渲染了严峻凛烈的气氛,塑造出心悸神怖的意境。


相关阅读
1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出自宋朝诗人汪元量的作品《秋日酬王昭仪》,其古诗全文如下: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 【查看全文】

2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出自于诗经作品《无将大车》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将大车,祇自尘兮。无思百忧,祇自疧兮。 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无思百忧,不出于颎 【查看全文】

3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八声甘州寄参寥子》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查看全文】

4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出自东晋诗人沈约的作品《别范安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 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 梦中不识路,何 【查看全文】

5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作品《仲春郊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园垂柳经,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转山院里,何 【查看全文】

6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作品《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其古诗全文如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