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5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出自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作品《登江中孤屿》,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注释】
  ①历览:遍览,游遍了。旷周旋:久不游览。旷,荒废,耽搁。周旋,应酬,打交道,这里指前去游赏。这二句是说永嘉江的南岸已经游赏多次,而江北却很久没去了。
  ②迥:迂回。这句是说因为心里急于要罚邰希葜奇景新境,所以反而觉得道路太远了。
  ③景:日光,指时间。延:长。这句是说因要找寻奇异的景物,所以更感到时间太短促。
  ④乱流:从江中截流横渡。趋:疾行。媚:优美悦人。中川:江水中间。这二句是说船正迅速地从江中横渡,突然发现优美动人的孤屿山在江流中间挡住了去路。
  ⑤空水:天空和江水。这二句是说天上的彩云、丽日相互晖映,江水清澈,映在水中的蓝天也同样色彩鲜明。
  ⑥表灵:指孤屿山极其神奇的景象。表,明显。灵,灵秀、神奇。物:指世人。蕴真:蕴藏的仙人。真,真人、神仙。这二句是说孤屿山如此明显的美丽风光无人游赏,那么其中蕴藏神仙的事就更没有人去传述了。 ⑦昆山姿:指神仙的姿容。昆山,昆仑山的简称,是古代传说中西王母的住处。缅邈:悠远。区中缘:人世间的相互关系。这二句是说自己看到孤屿山便联想起昆仑山上神仙的风姿,因而感到和人世的尘缘就更加离得远了。
  ⑧安期术:安期生的长生之术。安期,即安期生,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传说他是琅琊阜乡人,因得长生不老之术而活过了一千岁。这二句是说自己领悟了安期生的长生之术,安心居住在海隅就可以养生尽年。
  【赏析】
  谢灵运本来出身士族高门,更兼“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宋书》本传)但在庶族军阀刘裕的宋王朝建立之后,诗人的地位便一再降跌,直至被排挤出京,出为永嘉太守。本来就恃才傲物,加上仕途上的再三挫折,其怀才不遇、寄情山水、期仙求道,便不难理解。就在写该诗当年的秋天,任永嘉太守刚好一年,诗人便称病辞官,回到会稽始宁南山经营庄园,与隐士名僧谈玄说法去了。所以,诗人的迷恋山水神仙,正是其内心失意郁结情绪的外化。正如白居易《读谢灵运诗》所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有奇趣,岂为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该诗运思精凿丽密,取势宛转屈伸,可谓匠心独运。欲写江屿之秀媚神奇,先写江南胜景历览之倦,一抑一扬,对比鲜明。然后又一笔宕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遥想昆仑山仙人姿容,神会古代安期生道术,进一步烘托和神化了孤屿的幽丽神奇。如此前皴后染,虚实交错,不仅突出了孤屿之美、之奇,也有效地寄寓了诗人孤傲不遇的主观情感。结构绵密而意脉一贯,情景相生而物我融一。
  其次是语言精丽工巧。表现在遣词用字的锻炼、传神,如倦、旷、趋、媚、灵、真等词的恰当运用,就使全句意态飞动而蕴含深厚;而乱流、孤屿、云日、空水等意象,亦无不巉峭奇丽。再是用了不少对偶句,不仅十分精工,大致符合后来律句的平仄,而且皆能出之自然。这在声律学尚未建立之前,不能不令人惊叹诗人的神工巧铸、鬼斧默运了。


相关阅读
1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赤壁歌送别》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 【查看全文】

2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出自唐朝诗人张舜民的古诗作品《村居》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查看全文】

3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出自元朝诗人王实甫的作品《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 【查看全文】

4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其古诗全文如下: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 【查看全文】

5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出自唐朝诗人宗泽的古诗作品《早发》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释】 【查看全文】

6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其古诗全文如下: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