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3:56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竹马子·登孤垒荒凉》,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烦暑。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注释】
  ⑴竹马子:词牌名。
  ⑵孤垒:孤零零的昔日营垒。垒:军用建筑物。
  ⑶危亭旷望:在高亭上远望。
  ⑷烟渚:笼罩着雾气的水中沙洲。
  ⑸雌霓挂雨:彩虹横空,天地间还带有雨水的湿气。雌霓:彩虹双出,色彩鲜艳为主虹,色彩暗淡为副虹,雌霓是副虹。
  ⑹雄风拂槛:强劲之风吹拂栏杆。
  ⑺微收烦暑:闷热的暑气稍有收敛。烦:一作“残”。
  ⑻一叶惊秋:见一片黄叶落下,猛地意识到秋天来了。
  ⑼残蝉噪晚:经历了夏天而残余的蝉在晚暮时分叫得更加起劲。
  【翻译】
  登上孤立的营垒,看去一片荒凉,从危亭上从台上远望,静视着沙洲上都是烟云茫茫。面对着雌霓下起雨来,突然一阵狂风吹拂栏槛,微微赶走了夏季的炎热。渐渐感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鸣叫的秋蝉呜噪着,天晚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新景。我观览着眼前景物,想起往日的欢情,指点京都,就是那似烟非烟的彩云深处。
  面对如此情景,我不由得伤感,新愁添加,故人难于相见。我登高凭栏整日里望远,最后百感交集。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了音乐,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
  【赏析】
  《竹马子》是柳永的自度曲。从意境上讲,这首词属柳永的雅词,其中不只抒发了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也是对封建文人命运的凭吊,整体情绪沉郁深远。这首词是词人漫游江南时抒写离情别绪之作,所表现的景象雄浑苍凉。词人将古垒残壁与酷暑新凉交替之际的特异景象联系起来,抒写了壮士悲秋的感慨。
  “雌霓”是虹的一种,色泽偏暗。“雄风”是清凉劲健之风。这两个词语雅致而考究,表现了夏秋之交雨后的特有现象。孤垒危亭之上,江边烟渚之侧,更加能够感到时序变换。孤垒、烟渚、雌霓、雄风,这一组意象构成了雄浑苍凉的艺术意境,词意的发展以“渐觉”两字略作一顿,以“一叶惊秋,残蝉噪晚”进一步点明时序。“素商”即秋令。这里,词人的悲秋情绪逐渐向伤离意绪发展,于是他又“览景想前欢”了。从“前欢”一语来推测,词中所怀念当是帝都汴京和作者过从甚密的一位歌妓。可是往事已如过眼烟云,帝都汴京遥远难以重到。


相关阅读
1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古诗作品《三日寻李九庄》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注 【查看全文】

2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出自晋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和郭主簿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 【查看全文】

3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出自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青青水中蒲三首其三》,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注释】 ⑸行子:出行的人 【翻 【查看全文】

4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出自元朝诗人刘秉忠的作品《干荷叶根摧折》,其古诗全文如下: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 恁时节,万丝绝。 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 【 【查看全文】

5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寄令狐郎中》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查看全文】

6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出自宋朝诗人:陈与义的古诗作品《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