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00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重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释】
  ⑸蛟龙:比喻掌握天下大权的天子。愁:一作“曾”,一作“长”。
  ⑹鹰隼:比喻猛将名臣。与:通“举”。
  ⑺幽显:指阴间的鬼神和阳间的人。
  ⑻早晚:即“多早晚”,什么时候,系不定之词。星关:天门,指宫廷,即皇帝住处。雪涕:指落泪。
  【翻译】
  将军的玉帐牙旗正处有利地位,国家危难的时刻应与皇帝分忧。虽然已像窦融从关右奏上战表,还应效法陶侃率大军进驻石头。哪能有蛟龙为失水而愁的道理,偏没有鹰隼在高爽的秋空遨游。京城里日夜号哭不分人世阴间,宫内何时能抹干眼泪恢复自由。
  【赏析】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与上面的“须共”“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早晚星关雪涕收?”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为政治抒情诗的题目,创自杜甫。李商隐这首诗,不但承继了杜甫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以律体反映时事、抒写政治感慨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风格的沉郁顿挫、用事的严密精切乃至虚字的锤炼照应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诗的风格,酷似杜甫的《诸将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这两句诗的启发。但比起他后期学杜的律诗(如《筹笔驿》《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这类作品就不免显得精严厚重有余而纵横变化不够。


相关阅读
1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作品《长信秋词五首其四》,其古诗全文如下: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注释 【查看全文】

2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出自清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漫成一首》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 【查看全文】

3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古风大雅久不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 【查看全文】

4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出自宋朝诗人程垓的作品《卜算子独自上层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到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查看全文】

5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 【查看全文】

6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出自东晋诗人曹植的作品《灵芝篇灵芝生王地》,其古诗全文如下: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