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00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忆住一师》,其古诗全文如下: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烟炉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注释】
  ①住一师:僧人,一作匡一师。
  ②无事:无端。
  ③远公:本指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此处指住一师。
  ④帝城:指京城长安。
  ⑤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
  ⑥西峰:指庐山。
  ⑦炉烟:亦作“ 炉烟 ”。
  【翻译】
  我无端端离开“远公”多年了,此刻长安城中清晓闻钟令我回忆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来。住一师也许还在室中煮茗读经,不觉烟炉中焚香已尽,寒灯也渐渐晦暗。外间童子见天色微明,便打开房门,不想夜来大雪,只见一片银白,门前的松树也披满雪。
  【赏析】
  住一师是一个僧人。“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惠远(一作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住一师,可见住一师绝非平庸之辈,亦见诗人仰慕之情。“无事”即“无端”;无端而别,更使人怅恨。钟晓,即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唐无名氏《晓闻长乐钟声》诗云:“汉苑种声早,秦郊曙色分。霜凌万户彻,风散一城闻。”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的钟声一齐长鸣,声震全城。诗人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相别经年的友人了。
  接着,诗人重现了留存在记忆中最深刻感人的一个场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往日深挚情谊的追念。“烟炉(一作炉烟)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小童推开出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这两句粗看似乎既未写其人,也未写其事,然而仔细吟味,却是其人宛在,其事历历在目。清晨的钟声,把诗人带到当年与住一师同在西峰时的情景中去。他们可能曾一处围炉夜话,畅叙友情;也可能曾一起煮茗吟诗,共赏佳句;也可能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对弈。此时,烟炉里香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两人忘了时间长,忘了天气寒,待到小童开门一看,外面是白雪铺天盖地,成了一片银色世界。这西峰松雪图,让诗人重温了昔日相聚时的欢乐,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忆念之情。清人田玉(香泉)评这两句说:“只写所住之境清绝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忆之情,言外缥缈。”(《李义山诗集辑评》纪昀引)诗人的构思,确实是很高妙的。
  这首诗,境界极美,情致幽远。清代田兰芳称此诗“不近不远,得意未可言尽”,纪昀说它“格韵俱高”,都对这首诗极为赞赏。


相关阅读
1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出自宋朝诗人仲殊的作品《诉衷情建康》,其古诗全文如下: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 【查看全文】

2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古诗作品《西塞山怀古》的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查看全文】

3 秋色冷并刀,一派朔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色冷并刀,一派朔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出自清朝诗人陈维崧的作品《南乡子邢州道上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色冷并刀,一派朔风卷怒涛。并马三河 【查看全文】

4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出自宋朝诗人秦观的作品《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其古诗全文如下: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 【查看全文】

5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出自唐朝诗人蒋兴祖女的古诗作品《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查看全文】

6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秋浦歌秋浦锦驼鸟》,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注释】 ⑴秋浦:县名,唐时先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