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08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出自宋朝诗人袁去华的作品《剑器近·夜来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注释】
  偷弹: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诗:“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此处化用其意。
  彩笺:彩色的笺纸。常供题诗或书信用。
  去却:除去。
  寒暄: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
  到了:到信的结尾。
  浑无定据:浑,全。没有一点确切的消息。
  【翻译】
  夜间的绵绵细雨,那带雨的海棠花分外美丽。愿这美景长留不去。庭院中悄然无声。我用心仔细听,小燕黄莺啼唱声声悦耳,分明与人一样明白人间情意,生怕春天走得太快。
  枝条美丽的绿树,树荫一片转过正午。我刚刚睡起,层层帘幕还未卷起,我一个人寂寞地观看纷飞的柳絮。我偷偷抹去伤心的眼泪,寄与那烟波浩荡的江水,待并水流到江头的故人那里,告诉她我凄凉之景。唉,你寄来的情书虽然多,除去那些问候话,归期却毫不定,也未说何时才归来。夕阳中我凝神远望,所见到千山茫茫,令人断肠。
  【赏析】
  第三段开头“翠阴初转午”,以树影位置表述时间,诗词中经常见到。如说正午则有刘禹锡的“日午树阴正”、周邦彦的“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说过午则有苏轼和李玉的《虞美人》两者,都用“庭阴转午”。“转午”即树影转过正午位置,而稍向东偏,表示太阳将要西落。此句言“初转午”,则午昼正长。昼长人倦,于是有昼眠之情况。下径接“乍睡起、寂寞看风絮”,无论睡时还是起后,都透露出作者孤独无聊的感情,“重帘未卷”,可以体会作者疲倦的感受,同时将上面的“愁绪”和下面的怀人之情联系起来。
  “偷弹”三句写相思之情极深,词人在另一首《安公子》中亦有“独立东风弹泪眼,寄烟波东去”之句,都是借助东流的江水,请其将自己一片深衷,满怀幽恨,带给伊人。这种构思,似又从周邦彦《还京乐》词句转化出来的“彩笺”三句,承以上怀人情意而来,久别之后盼望着重逢,以切望来书告知归期;苦恨信中除掉寒暄之外别无他语,到头来归期仍是难以知晓。晏几道词“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也说的是书信难达,相会之期难卜。这里面有盼望,也有笔墨难以形容的幽怨。
  末句以景语作结,词意从柳永《夜半乐》结句“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转化而来。柳永在他乡作客,离别了伊人,不知何时才能回归;怅望着长天,那苍然的暮色和声声远去的雁叫声,使作者更增添了思念之情。此词末句刻画暮色中的落日和千山,似乎也在为词人献愁供恨,更觉相思之情,不能自已。


相关阅读
1 李将军列传翻译赏析_李将军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李将军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 将军李广,陇西郡成纪县人。 先祖李信,秦朝时任将军,是追获燕太子的那位将军。 他原籍槐里县,后迁成纪,世代传习箭 【查看全文】

2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晚桃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 【查看全文】

3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鲍溶的古诗作品《蔡平喜遇河阳马判官宽话别》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 【查看全文】

4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出自清朝诗人郑燮的作品《满江红思家》,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 【查看全文】

5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其古诗全文如下: 叠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 【查看全文】

6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出自晋朝诗人何逊的作品《咏早梅兔园标物序》,其古诗全文如下: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