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出自宋朝诗人薛媛的作品《写真寄外》,其古诗全文如下: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释】
⑴“欲下”句:指刚要下笔作画。丹青笔:即画笔。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借指绘画。《汉书·司马相如传》:“其土则丹青赭垩。”颜师古注:“张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⑵拈:用手指搓捏或拿东西。宝镜:镜子的美称。南朝陈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诗:“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
⑶经:一作“惊”。索寞:形容衰老,毫无生气。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休向尊前情索莫,手举金罍,凭仗深深酌。”
⑷凋残:衰落;残败;减损。《后汉书·樊宏传》:“伏见被灾之郡,百姓凋残,恐非赈给所能胜赡,虽有其名,终无其实。”
【翻译】
刚刚想要下笔作画,先拿镜子一照心寒。已经惊诧容颜衰老,渐渐发觉两鬓凋残。描绘泪眼十分容易,写出愁肠何等困难。怕你把我全然忘记,经常打开画图看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诗一开头,就通过手的动作来展示心理活动。她提起“丹青”画笔,正想下笔作画。然而,她犹疑了。不知道该怎么画,还是“先拈宝镜”,照照容颜吧。可是一“拈宝镜”,却给她带来一股“寒”意。“宝镜”“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凉的镜体给人一种“寒”的感觉,还是诗人的心境寒凉。一“寒”字,既状物情,又发人意。
颔联进一步写诗人对镜自怜: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细细端详,发觉鬓发也开始有点稀疏了。“惊”是因为“颜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动。“已惊”表明平素已有所感触,而此时照镜,更惊觉青春易逝。“颜索寞”,明显易见;“鬓凋残”细微难察,用“渐觉”一语,十分确当写出她愈来愈苦这一心理状态。
相关阅读
1 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夕阳西下几时回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古诗作品《浣溪沙》的第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 【查看全文】
2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五》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查看全文】
3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解语花上元》,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 【查看全文】
4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出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古诗词作品《别薛华》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 【查看全文】
5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古诗作品《西施咏》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查看全文】
6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出自于诗经作品《溱洧》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讠于且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