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出自宋朝诗人朱敦儒的作品《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其古诗全文如下: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
①彭浪矶:在江西省彭泽县长江南岸。
②扁舟:小舟。
③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翻译】
乘舟避难江南,就像失群的大雁,孤独的浮云。穿梭在连绵的烟尘之中,回国中原已泪满斤。碧山对着水边的平地有丝丝凉意,看着枫树叶和芦苇根。太阳落山了水波平静了怨恨离开了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寓家国之痛于自然景物之中的山水词。
靖康乱起,惊破清歌,以“山水郎”自居的词人朱敦儒,名士风流的生活也告结束。他跋山涉水,辗转流徙,避乱南国。一路上但见烽烟弥漫,百姓流离失所。残酷的现实,激起了他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许多词篇,描绘出祖国山水风景之美,寄托着无限的国破家亡之痛。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说:“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船沿江北上,在旅途中,他用泪水写下了这首语言明白如画,却寓意极深的小词。
上片抒情。“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词人以旅雁孤云自比,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无时忘怀那“万里烟尘”的中原,不禁泪洒“满巾”。
下片写景,描写江南山水。眼前波平如镜,孤山犹如美人的发髻,倒映水中,又象美人临镜梳妆。苏轼曾有《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水中央……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孤)前年嫁彭郎(浪)。”面对画家和诗人称赏的如画的佳景,词人触景生情:“愁损辞乡去国人。”作者寄情于山水美景的怀国之心,跃然纸上。
相关阅读
1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约,太迟生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 【查看全文】
2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_道德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③,取④天 【查看全文】
3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夜归鹿门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 【查看全文】
4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出自唐朝诗李白的作品《古风燕臣昔恸哭》,其古诗全文如下: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 【查看全文】
5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其古诗全文如下: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 【查看全文】
6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