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18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出自宋朝诗人姜夔的作品《翠楼吟·月冷龙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注释】
  人姝丽:容貌美丽指漂亮的人。《后汉书·邓皇后纪》:“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
  此地: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见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处化用其意。
  素云:指白云楼。
  玉梯:指玉楼。
  祓:原指古代为除灾去邪而举行仪式的习俗。此处指消除。
  西山外:王勃《腾王阁诗》:“腾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此处化用其意,一帘秋霁,“秋”字这修饰语,非实指,因作者游“安远楼”为冬季。
  霁:雨后天晴。
  【翻译】
  明月的冷光映照着边塞的风沙,围护城保四周的竹篱一片寂静。今年朝廷开始赏赐尘民饮酒欢聚。弹奏起塞北新曲,听到元帅的军帐歌声清越。安远楼耸立入云霄,看它那红色栏杆萦绕楼檐,飞展一片翠碧。那位佳人美丽动人,从她身体上飘散一股幽香,寒夜里风儿轻轻地吹。
  就在此地,正该有潇洒的词友,像仙人一样,同登楼观蟾的朋友尽兴游戏。我一个人登上高楼久久地凝神望远,却只见芳草萋萋,绵绵不尽。飘泊天涯的游子,心中的孤苦有何人知道,只好借酒消愁,借着赏花忘记豪情。此刻西山之外,黄昏时又卷起,一帘秋雨过后的晴丽。
  【赏析】
  其实通观词的下片,多化用崔颢《黄鹤楼》诗意,进而写登楼有感。大抵词人感情很复杂,“安远楼”的落成并不能引起一种生逢盛世之欢,反而使他产生了空虚与寂寞的感受。“玉梯凝望久”,他在想什么?“叹芳草萋萋千里”翻用崔诗“芳草萋萋鹦鹉洲”。“天涯情味”,正是崔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况味。这是客愁。“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靠流连杯酒与光景销磨志气,排遣闲愁。这是岁月虚掷之恨。这和“安远”有什么关系呢?关系似乎若有若无。或许“安远”的字面能使人产生返还家乡、施展抱负等等想法,而实际情况却相去很远吧。于是词人干脆来个不了了之,以景结情:“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仍归到和平的景象,那一片雨后晴朗的暮色,似乎暗寓着一个好的希望。但应指出,这三句乃从王勃《滕王阁诗》“朱帘暮卷西山雨”化出,仍然流露出一种冷清索寞之感。
  总之,这首词虽为庆贺安远楼落成而作,力图在“安远”二字上做出一篇喜庆的“文章”;但自觉不自觉地打入作者身世飘零之感,流露出表面承平而实趋衰飒的时代气氛。这就使词的意味显得特别深厚。


相关阅读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赏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 【查看全文】

2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细装金斛。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细装金斛。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出自唐朝诗人阎选的作品《谒金门美人浴》,其古诗全文如下: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双髻绾云颜似玉,素蛾辉淡绿。 雅 【查看全文】

3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点绛唇伤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 【查看全文】

4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出自宋朝诗人欧阳修的作品《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其古诗全文如下: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 【查看全文】

5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山房春事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注释】 【查看全文】

6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其古诗全文如下: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