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其古诗全文如下: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注释】
⑴下潠: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
⑵依:依靠。稼穑:指农业劳动。稼是耕种,穑是收获。戮力:尽力。东林隈:指下潠田所在的地方。隈:山水等弯曲的地方;角落。
⑶春作:春耕。负所怀:违背自己的愿望。
⑷司田:管农事的官,即田官。眷:顾念,关注。有秋:指秋收,收获。《尚书·盘庚》:“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寄声:托人带口信。与我谐:同我的想法相一致。谐:和合。
⑸饥者:渊明自称。初饱:刚刚能够吃上顿饱饭。这两句是说,经常挨饿的我,为吃了顿饱饭而非常高兴,早早起身束好衣带,等候天亮去秋收。
【翻译】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出自唐朝诗人沈如筠的作品《闺怨》,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 【查看全文】
2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出自宋朝诗人李煜的作品《蝶恋花春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 【查看全文】
3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古诗作品《山中寡妇》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徵苗。 时挑野 【查看全文】
4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其古诗全文如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 【查看全文】
5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出自唐朝诗人曹雪芹的古诗作品《咏菊》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 【查看全文】
6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词作品《幽居初夏》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