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0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其古诗全文如下: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注释】
  ⑴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
  ⑵双林禅院:指今山西省平遥县西南七公里处双林寺内之禅院。双林寺内东轴线上有禅院、经房、僧舍等。
  ⑶孤檠:即孤灯。
  ⑷摇落:凋残,零落。
  ⑸清吹:清风,此指秋风。
  ⑹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
  ⑺薄福:词人自谓。荐:进献、送上。倾城:指貌美的女子,这里代指卢氏。
  【翻译】
  心如死灰,除了蓄发之外,已经与僧人无异。只因生离死别,在那似曾相识的孤灯之下,愁情萦怀,梦不能醒。花朵凋零之后,即使清风再怎么吹拂,也将无动于衷。雨声淅沥,落叶飘零于金井,忽然间听到风停后传来的一阵钟声,自己福分太浅,纵有如花美眷、可意情人,却也常在生离死别中。
  【鉴赏】
  这是一首悼亡词,从“风雨消磨生死别”句来看,其伤悼之意已明。其所谓“有感”,便是这天上人间生死之别的不能忘情;可见纳兰与卢氏夫妻情爱之深笃,亦可见纳兰于爱情的真纯诚挚。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纳兰此刻的心情也是如此,虽然蓄发,内心却如灰烬一般,毫无生气,对红尘不再眷恋了,如同僧人一般只不过是等着死去,消磨时光罢了。既然是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一句“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纳兰在最后感慨“薄福荐倾城”,纳兰福薄无法消受上天赐予的礼物,只能在失去之后独自叹息。纳兰深受佛道之影响,故其词中亦时有流露。此篇表现得十分明显。但他又将这种思想、情致寓于恋情之中,遂显得扑朔迷离,深曲委婉之至。


相关阅读
1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出自唐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查看全文】

2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出自古诗作品《千字文》,其释意如下: 【原文】 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 【翻译】 听到别人的讥讽告诫,要反省自身 【查看全文】

3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 【查看全文】

4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出自宋朝诗人张先的作品《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 【查看全文】

5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 【查看全文】

6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出自清朝诗人曹雪芹的作品《葬花吟》,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