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3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出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作品《姑苏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注释】
  ①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
  ②倚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
  【翻译】
  行舟经过姑苏古城,舍舟登岸,凭吊古台,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在四周栖息游荡。山雨将至时,登台凭槛,一切都那么凄凉,楚江上面在风雨中的远帆更是让人心下情绪低落。吴越战争时候,忠臣伍子胥惨遭杀害,吴国也被灭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
  【赏析】
  首联叙登台。上句以平叙之笔直接点题,“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下句“黍苗”承“宫馆余基”来,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独”字传神,将独来吊古那种惆怅情绪写得极真。“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语言平淡而富有深韵,已然将读者引入浓厚的思古气氛中。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深藏。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阒静,另一边则是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一联遣词用字极为考究:野鹿、凫鸥性极警觉,在此栖游,可见荒台空苑之静寂;新草、浅莎,当春始发,正见出春机盎然之状。动词“争”、“占”,绘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工整的对仗,显示出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里并置着的人事意象和自然意象,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修饰连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诗人充分利用了律诗对偶的特点,以各个意象间强大的张力,造成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以空外传音的方式,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相关阅读
1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点绛唇离恨》,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 清泪斑斑,挥 【查看全文】

2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出自宋朝诗人李贺的古诗词作品《雁门太守行》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 【查看全文】

3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木兰柴》,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注释】 ①木兰:落叶乔木,叶互生,倒卵形 【查看全文】

4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龟山蔽鲁国,有斧且无柯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纪南陵题五松山》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圣达有去就,潜光愚其德。 鱼与龙同池,龙去鱼不测。 当时版筑辈,岂知傅说情。 一 【查看全文】

5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玉楼春春恨》,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 【查看全文】

6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直中书省》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