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24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出自宋朝诗人吕本中的作品《柳州开元寺夏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1.柳州:今广西柳州市。
  2.潇潇:象声词。
  3.梦回:从梦中醒来。
  4.怅望: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翻译】
  风雨萧萧,虽然是夏天,可眼前的景象,多么像是晚秋;乌鸦早已归巢,寺门也已紧闭,我只有僧人相伴,庙里无比清幽。浓重的云雾弥漫了整个世界,见不到秀丽的山岩;溪水上涨,耳边的哗哗声响,是千涧万壑泉水争流。声声钟鸣,惊回了思乡的美梦,我空自惆怅迷惘;亲友的书信一封也没有收到,使我加倍地忧愁。我的长相非常平常,并不是面方如田;因此上,不羡慕班超,飞而食肉,万里封侯。
  【赏析】
  吕本中在宋高宗建炎年间,避地柳州。当时时局不宁,山河破碎,他感叹国家多故,身世飘零,不禁悲从中来,遂借眼前风雨,将满腔心事,倾诉而出。
  诗首联写景,点题“开元寺夏雨”五字。夏天的一场大雨,驱走了暑热,寺中本来清凉,这时更添上了丝丝寒意。于是,诗人听着风声雨声,心潮澎湃,虽是夏季,却产生了无尽的悲秋般的萧瑟之感。诗写的景色,极其清幽,无论是“风雨翛翛”还是“鸦归门”的黄昏景象、僧寺的空旷寂寥,都与自己流落他乡、忧国忧身的心情浑融交合在一起,写得很深沉。“似晚秋”三字是主题,是结合了气候与心情的感受。
  颔联扣紧夏雨,写山中景色:暮云高涨,遮住了秀丽的山峰,耳中是涧壑中哗哗的流水声。这两句,一句通过视觉写,一句通过听觉写。视而不见转而听,承接得很自然。云雾蓊翳,水声喧豗,形象地表现山中下大雨的情况,移不到平地上去。诗从表面上是化用了顾恺之形容会稽山川之美的赞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见《世说新语·言语》),但写得一气流转,浑厚清致。方回说“居仁在江西诗派中最为流动不滞者,故其诗多活”,就是指这样的句子。


相关阅读
1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出自宋朝代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桂枝香登临送目》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查看全文】

2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古诗作品《春江花月夜》,其全文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 【查看全文】

3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日正南冈下饷归,可怜朝雉扰惊飞出自唐朝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女耕田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入巢笋成竹,谁家二女种新谷。 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 自言家贫母年老 【查看全文】

4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出自宋朝诗人叶清臣的古诗作品《贺圣朝留别》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 【查看全文】

5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查看全文】

6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舟中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