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出自唐朝诗人苏轼的作品《舟中夜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释】
①菰(gu)蒲:茭白和菖蒲,均为浅水植物。
②“开门”句:诗人初听到风吹菰蒲之声,误以为是雨,谁知开门视之,竟是月光洒满了湖面的景象。
③“舟人”句:意谓夜已很深,船工和水鸟均已进入了梦乡。
④渚,水边。吊,怜悯。寒蚓,即蚯蚓。 ”。来自洲渚边的潮水在暗涨,其声幽幽咽咽,有如寒蚓蠕动的声音;
【翻译】
微风吹拂着湖中的菰蒲,沙沙作响;我还以为是下雨呢,打开舱门一望,却见到湖中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水鸟都栖息了,舟子也进入了梦乡,忽然听到泼剌水响,原来是一尾大鱼在水里游窜,仿佛是野狐奔走在丛莽。夜深了,人与物都静悄悄地,只剩下我,站在船头,欣赏着这夜景,与身影相伴。潮水悄悄地上涨,那低咽的声息,恍如蚯蚓蠕动;一轮明月西坠,悬挂在岸边的柳条上,犹如蜘蛛悬挂在交织的蛛网。哎,我的一生老是忧愁不安,这清丽的境界,也只能是转眼过去,留作他年回想。你看,一会儿,鸡叫了,寺庙的钟声在湖面回荡,鸟儿惊起,散向四方。我的船,也在鼓声中,呼叫声中,解缆起航。
【鉴赏】
这是一个极美的夜境。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诗人在舟中听到外面微风吹拂水草的声响,以为湖面上下起了蒙蒙细雨,于是,推开船门,去欣赏雨景,然而,看到的却是满湖月色,波光粼粼。这是诗人起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境界。它不但巧妙地点出了 “舟中夜起”之题,而且,写出了诗人的幻觉。清人纪晓岚评此二句之境: “初听风声,疑其是雨;开门视之,月乃满湖”,可说是深有体会的。这种手法,前人也曾使用过,如唐人释无可 《秋寄从兄岛》云: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但苏轼此二句,似比唐人之句更为成功。
自“舟人水鸟”至“落月挂柳”六句,诗人描绘了舟中夜起后所观赏到的美丽画图, 曲折有致地表露了自己的心曲情怀。此六句可分三层,两句一折, 写出了 “静”、“独”、“冷”三种心境。
“舟人水鸟”两句,诗人以动静相衬的手法,着重描绘夜境之静:此时,舟人、水鸟都已进入了梦境, 只有大鱼惊窜激起的水波声。这鱼声在静夜里格外响亮, 以致使诗人误以为是一只狐狸在草丛中惊窜而去。将 “大鱼”误作为“奔狐”,其中暗伏着将满是月华的湖面误作月光照耀下的草地,这是自“开门看雨月满湖”之后的又一次幻觉, 它是暗伏着的, 不易为人查觉。这境界,如梦如幻、极远极近、极奇极美, “静”字为其魂魄,如查慎行所评:“极奇极幻极远极近境界,俱从静中写出”(《初白庵诗评》)。诗人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万籁俱寂的夜境呢?这需要多少了解一点儿苏轼当时的心情。苏轼早年曾“奋厉有当世志”,但二十余年仕宦生涯的体验,使他对之产生了厌恶情绪,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与诗人“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的天性格格不入,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与诗人自身的“野性”始终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诗人曾说自己是: “尘容已似服辕驹, 野性犹同纵壑鱼”( 《游庐山次韵章传道》), 就正是这一矛盾的形象写照。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出自屈原的古诗作品《少司命》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 【查看全文】
2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出自宋朝代诗人汉乐府诗的古诗作品《江南》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 【查看全文】
3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日暮》,其古诗全文如下: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 【查看全文】
4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出自唐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 【查看全文】
5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作品《秋下荆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注 【查看全文】
6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出自宋朝诗人柳永的作品《安公子远岸收残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