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出自唐朝诗人林逋的作品《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其古诗全文如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释】
孤山:指浙江杭州西湖的孤山,时诗人隐居在此。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用作和尚的尊称。写望:写望见之景。
底处:何处。阑:同“栏”,栏杆。眇(miǎo):通“渺”,远貌。此处指思绪悠长。
偏:侧。
【翻译】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等那雪花纷飞之时,我要重来,观赏那银装素裹的景致。
【赏析】
首联破题领起: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在孤山寺端上人房;至于房的方位,孤山塔后有一座阁,房间就在此座寺阁的西边。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他并没有明说幽思因何而起,而是将笔荡开,于颔、颈二联画了四幅风景画。
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一幅“方外寺”:阴森森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闪现出几所寺院。诗人身处佛地,所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佛寺。暮色苍茫,远远望去,这个景色暗淡得就像一帧退了颜色的约画。寺在“画轴”之中,想象奇妙。眼中是画,诗笔下也是画。画境寂静幽深,正见方外本色。再是一幅“葑上田”。诗人转移了一下视角,但见水面上零零星星地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那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枰,棋盘。以棋盘方格譬架田,比喻贴切。其时夕阳西下,夜幕将临,农失们都已荷锄归家了,因此画面上空无一人,分外宁静。
接下是一幅“空中鸟”:诗人举头瞻望天宇,只见寥廓秋空之中,偶尔飞过一只伶仃的小鸟。诗人赶紧将这“独鸟”捕捉进画中,又涂上几抹秋云作为背景。
相关阅读
1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出自宋朝诗人吴文英的作品《探芳信贺麓翁秘阁满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正紫龙眠重,明 【查看全文】
2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出自清朝诗人汤显祖的作品《午日处州禁竞渡》,其古诗全文如下: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注释】 【查看全文】
3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其古诗全文如下: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 【查看全文】
4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出自唐朝诗人王涯的作品《秋思赠远二首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注释】 【查看全文】
5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出自诗经的古诗作品《氓》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查看全文】
6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出自当代诗人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清平乐会昌》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