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其古诗全文如下: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注释】
⑴大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时稼轩罢居带湖。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雄伟秀美之姿。齐庵:当在灵山,疑即词中之“吾庐”,为稼轩游山小憩之处。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⑵惊湍:急流,此指山上的飞泉瀑布。
⑶跳珠:飞泉直泻时溅起的水珠。
⑷缺月初弓:形容横截水面的小桥像一弯弓形的新月。
⑸合:应该。
⑹投闲:指离开官场,过闲散的生活。
【翻译】
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恰好湍急的水流直直地落下,进跳的水珠四处溅下;小桥横架在急流之上,像不圆的月亮和刚拉开的弓。人老了应当过闲散的日子,可老天给我多事,来掌管十万棵高大的松树。我的房舍小,但在松树盘曲的枝干影子的外边,在风风雨雨的声音中间。
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面。看早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从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座座山峰好像谢家子弟,衣着潇洒,长相英俊;又好像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雍容华贵。我感觉这其中,有的如司马迁的文章一样,雄浑深沉,典雅劲健。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的路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的美好景色。
【鉴赏】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头三句写灵山群峰,是远景。再写近景:“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这里有飞瀑直泻而下,倒溅起晶莹的水珠,如万斛明珠弹跳反射。还有一弯新月般的小桥,横跨在那清澈湍急的溪流上。
上片写灵山总体环境之美,下片则是词人抒写自己处于大自然中的感受。辛弃疾处于这占尽风光的齐庵中,举目四望,无边的青山千姿百态。拂晓,在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曙光,东方的几座山峰,像天真活泼的孩子,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探出头来,争相同他见面,向他问好。红日升起了,山色清明,更是气象万千。看那边一座山峰拔地而起,峻拔而潇洒,充满灵秀之气。它那美少年的翩翩风度,不就像芝兰玉树般的东晋谢家子弟吗?再看那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苍松掩映,奇石峥嵘,它那高贵亮丽的仪态,不就像司马相如赴临邛时那种车骑相随、华贵雍容的气派么!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仿佛觉得此中给人的是雄浑、深厚、高雅、刚健等诸种美的感受,好像在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啊!在作者心目中,灵山结庐,美妙无穷,于是他关切地打听修筑偃湖的计划,并油然而生一种在此长居的感觉。
相关阅读
1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重会面,犹未卜。无限事,萦心曲。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满江红昼日移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昼日移阴,揽衣起、春帷睡足。临宝鉴、绿云撩乱,未忺 【查看全文】
2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出自唐朝诗人温庭筠的作品《菩萨蛮杏花含露团香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 【查看全文】
3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劲草行中原地古多劲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 【查看全文】
4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出自宋朝诗人陈师道的作品《妾薄命叶落风不起》,其古诗全文如下: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 【查看全文】
5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其古诗全文如下: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查看全文】
6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出自唐朝诗人萧德藻的作品《登岳阳楼不作苍茫去》,其古诗全文如下: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