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0:08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出自元朝诗人王冕的作品《劲草行·中原地古多劲草》,其古诗全文如下:
  中原地古多劲草,节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洒叶珠离离,十月霜风吹不到。
  萋萋不到王孙门,青青不盖谗佞坟。
  游根直下土百尺,枯荣暗抱忠臣魂。
  我问忠臣为何死,元是汉家不降士。
  白骨沉埋战血深,翠光潋滟腥风起。
  山南雨晴蝴蝶飞,山北雨冷麒麟悲。
  寸心摇摇为谁道,道旁可许愁人知?
  昨夜东风鸣羯鼓,髑髅起作摇头舞。
  寸田尺宅且勿论,金马铜驼泪如雨。
  【注释】
  中原:黄河流域,这里泛指中国。
  箭竹:竹之一种。《竹谱》:“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
  白露:秋天的露水。
  离离:鲜明的样子。形容露珠的晶莹闪动。
  到:通“倒”。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谢灵运《悲哉行》:“萋萋春草生,王孙游有情。”这里代指劲草。
  王孙:泛指贵族子孙。
  青青:青色;一说,草木茂盛的样子,亦作“菁菁”。《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谗佞坟:指奸臣的坟墓。谗:说别人坏话。《庄子·渔夫》:“好言人之恶谓之谗。”佞:用花言巧语谄媚人。谄佞:诬陷谄媚。
  游根:须根。
  尺: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这里采用了夸张手法。
  枯荣:意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荣,草木茂盛。
  【翻译】
  中原之地历史悠久,劲草很多,(劲草)的节像箭竹,花像稻。秋天的露水洒在草叶上晶莹闪动,十月(冷的)带霜的风吹不倒它。萋萋的劲草不长在王孙贵族的门庭,也不长在奸佞之臣的坟上。(劲草的)根在土地里长上百尺,劲草无论是枯黄还是繁茂都是萦绕护卫着忠魂的。我问忠臣为何死去?原来他们是忠贞不屈的汉家志士。为了血海深仇不惜埋骨荒野,绿色的尸液到处闪动,空气中腥风涌起。大地阴雨绵绵,无节气的小人趾高气扬,忠贞不屈的志士心怀忧伤。我这满腔的心事给谁说呢?可以向那些心怀忧伤的人说吗?昨夜的东风又传来敌人的战鼓声,但我们只有志士的骷髅站起来摇头。我这副身躯是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只是忧心我们国家的沦丧。
  【赏析】
  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对国内实施严格的种族划分制度,而元初诗人大都是宋金遗民,处于社会底层,他们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矛盾、民族意识的作品,诗风朴直豪放,其伤时愤世,感慨疮痍之作,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劲草行》就是其中之一。
  《劲草行》通过对秋天霜风中吹不倒的劲草的描写,极力赞美劲草威武不屈,洁身自好,不向苦难、不向权贵折腰,歌颂了具有民族气节的“汉家不降士”的崇高精神。诗中所谓的“权贵”就是元朝的当政者,所谓“佞臣”就是汉奸走狗,所谓“劲草”就是像诗人这样千千万万与元朝当政者势不两立的底层困苦人民。该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汉家不降士”的崇敬心情。诗尾用“金马铜驼”之典,既是对政治局势的客观判断,又是希望元蒙统治早日结束的主观愿望,感情强烈,意味隽永。


相关阅读
1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 【查看全文】

2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出自宋朝诗人吕谓老的作品《薄幸青楼春晚》,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 【查看全文】

3 山风蛊卦_易经蛊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蛊卦出自古诗作品《易经六十四卦》,其释意如下: 【原文】 (艮上巽下)蛊(1):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2)。 初六:干父之蛊③,有子考(4)。无咎,厉,终吉。 九二: 【查看全文】

4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出自清朝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 【查看全文】

5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出自于诗经作品《旄丘》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查看全文】

6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