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无题·何处哀筝随急管》,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注释】
⒇溧阳公主:梁简文帝的女儿。这里泛指贵家女子。同墙看:谓东家老女也随俗游春,同在园墙里看花。
【翻译】
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溧阳公主刚刚十四岁,在这清明回暖的日子,与家人一起在园墙里赏玩。这位贫家姑娘回到家后一夜辗转无眠,只有梁间的燕子,听到她的长叹。
【鉴赏】
五、六句写另一女子。溧阳公主是梁简文帝的女儿,嫁侯景,为景所宠。这里借用此名代称贵家女子。同样是阳春三月,丽日当天,一边是年长难嫁,形单影只;一边却是少年得志,夫妇同游。用对比鲜明的图景,表现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女子完全不同的境遇。
结尾写东家老女归来后的情景。暮春三月、芳华将逝的景色,丝管竞逐、赏心乐事的场面,贵家女子得意美满的生活,触动了她身世孤孑之感,增添内心的苦闷与哀怨。在漫长难挨的深夜展转难眠。末句以不解人意的梁燕犹“闻长叹”,反衬东家老女的痛苦心情却无人理解与同情,侧面虚点,倍觉隽永而有余味。
相关阅读
1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出自宋朝诗人刘一止的作品《喜迁莺晓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 【查看全文】
2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出自宋朝诗人李玉的作品《贺新郎春情》,其古诗全文如下: 篆缕消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查看全文】
3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西河金陵怀古》,其古诗全文如下: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 【查看全文】
4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拟古仲春遘时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 【查看全文】
5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送陈七赴西军》,其古诗全文如下: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 【查看全文】
6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声声慢征埃成阵》,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