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8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注释】
  ⑴萧治:作者友人,生平未详。
  ⑵开:消散。
  ⑶崔嵬:山势高耸的样子。
  ⑷赤亭口:即赤亭守捉。《新唐书·地理志》:伊州“西经······三百九十里有罗护守捉,又西经达匪草堆,百九十里至赤亭守捉,与伊、西路合”。约在今新疆吐鲁番附近。
  ⑸汉月:汉时明月,说明月的永恒。银山:银山碛又称银山,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南
  ⑹铁关:即铁门关,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在焉耆以西五十里,为一长长的石峡,两崖壁立,其口有门,色如铁,形势险要。
  ⑺交河:又名西州,天宝元年改西州为交河郡,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东南达克阿奴斯城。
  【翻译】
  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鉴赏】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始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雪云凝集,终日不开,天山之雪天上来,绵延无尽。“千峰万岭雪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这里,明写雪山,实咏白雪,因此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不是山使雪厚,而是雪使山高。这两句写出了天山雪的静态庄严。接下去,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已崔嵬高耸,却还在不断增高加厚。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为强烈,为第二部分具体叙述天山雪的特色作了充分的铺垫。
  写天山雪的特色,仅用了八句,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白雪光华亮如明月,一句“能兼汉月照银山”,足以炫人眼目,更何况是汉家之月。“复逐胡风过铁关”,天山雪,不但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真是有声有色。奇寒是天山雪突出的特色,接下去六句,用夸张手法,由外及内,从各个角度叙写天山雪的奇寒。两河相交之处,水草肥美,本是鸟儿乐栖喜游之所,此时却因畏惧奇寒而绝迹;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轮台,驰道宽平,马儿在上面可以疾步如飞的,此时却因积雪成冰,马蹄踏上打滑而寸步难行;云雾和空气,往日是飘浮流动的,如今也已冷冻凝结;而那崇山峻岭的背阴处,挂上了千丈冰凌。将军身上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暖和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子躺着,冷得难耐;都护的佩刀多么坚硬,也几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这六句诗,写雪而不见雪,只抓住在雪的世界中的几件实物:飞鸟、马蹄、晻霭、阴崖、狐裘和宝刀;加以烘托映衬,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


相关阅读
1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出自唐朝诗人张蠙的作品《登单于台》,其古诗全文如下: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 【查看全文】

2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出自唐朝诗人虞世南的古诗作品《春夜》第 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开。 惊鸟排林度,风花隔水来。 【注释】 裴回,即徘徊 【翻译】 春 【查看全文】

3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出自宋朝诗人岳飞的古诗作品《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 【查看全文】

4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出自宋朝代诗人赵佶的古诗作品《燕山亭北行见杏花》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查看全文】

5 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出自清朝诗人完颜亮的作品《念奴娇天丁震怒》,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 【查看全文】

6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寻常百种花齐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