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37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出自唐朝诗人向子湮的作品《减字木兰花·斜红叠翠》,其古诗全文如下: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释】
  ①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翻译】
  红花多姿,绿叶茂密,是何处的花神前来呈献这一派祥瑞啊。那鲜明的衣服,真像是从织女那里割来了一织机的锦缎。拥有真正馨香、美妙资质的花草,不能忍受人世间的风吹与日晒。尽力遮拦围护花草,不想让春天的风光这样匆忙地归去。
  【鉴赏】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作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相关阅读
1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送张五归山》,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 【查看全文】

2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出自唐朝诗人冯延巳的作品《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 【查看全文】

3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羌村晚岁迫偷生》,其古诗全文如下: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 【查看全文】

4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出自唐朝诗人鹿虔扆的作品《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查看全文】

5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出自唐朝诗人元稹的作品《离思寻常百种花齐发》,其古诗全文如下: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注释 【查看全文】

6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江夏赠韦南陵冰》,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巴九千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