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出自宋朝诗人杜庠的作品《赤壁·水军东下本雄图》,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
⑷曹瞒:曹操小字阿瞒。
⑸矶:水边突出的岩石。芜:丛生的草。
【翻译】
曹操声势浩大的水军原本就是南下平定孙权刘备一统江山的,在浩瀚无际的江面上曹操战船云集。诸葛亮中心空有兴复汉室的愿望,曹操已经不把东吴放在眼中。强劲大风助长火势迅猛蔓延,兵戎相见,人影散乱;在孤月风冷的凄凉夜晚,曹操一统天下的理想破灭了。这样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值得回忆了,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
【鉴赏】
颈联出句“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接下来的对句“梦断箫声夜月孤”,则出现一个大跨度的跳跃、转折,作者移宫换羽,诗笔一挥越过八、九百年,联想到大苏泛赤壁的遗事,一种虚空怅惘的情绪随之升腾起来,诗境也由粗放转为凄清。句中“梦断”、“箫声”、“夜月”的意象,全由苏轼《前赤壁赋》一文化出。这一联的两句诗对比强烈,出句尚是千帆争渡,烟焰张天的战争场景,对句却绘出一幅清幽的长江月夜听箫图,如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箫声索回飘荡,黯然销魂。
尾联诗人从幽思冥想中重又回到使他感兴趣的眼前风物上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不堪回首是伤感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那些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一世之雄的曹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雄姿英发的周郎,“而今安在哉”,就连那月夜泛舟,临风吹箫、放言宏论的苏轼和客子,也早已杳如黄鹤。面对荒矶鸥鸟、哀草寒烟,多情善感的诗人抚今追昔,念往思来,感慨万端。更兼那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坎坷,命运的乖舛……一腔忧思愁绪向谁倾。末句以景结情,作者的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相交织而成的凄怆意绪。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其古诗全文如下: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钟期久 【查看全文】
2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雪后书北台壁黄昏犹作雨纤纤》,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查看全文】
3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送杜十四之江南》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 【查看全文】
4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宫中行乐词其一》,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 【查看全文】
5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出自明朝诗人徐渭的作品《龛山凯歌红油画戟碧山坳》,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凄风秋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查看全文】
6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出自唐朝诗人毛熙震的作品《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其古诗全文如下: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