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鹧鸪天·东阳道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啸啸,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注释】
1、东阳:即今浙江东阳县。考察作者早年宦游踪迹,无确切记载来过此地,本事不可考。也可能是代人之作。
2、征尘:征途上扬起的尘土。
3、香篝:一种燃香料的笼子。
4、水沉:即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5、销:消退
6、周遭:周围。
【翻译】
香笼里燃烧的水沉香的气息越来越淡薄了。举目远望,征尘扑面,去路迢迢。周围是数不清的层层山峦,全被碧绿的树木和野草覆盖着,路旁山野中长满了各种各样不知名的花儿,一朵朵的格外娇艳动人。
行进在道路上的一行人历历在目,骏马萧萧嘶鸣,威武雄壮的仪仗队已经过了前面的小红桥。满怀的离愁别恨,此时此刻都化做相思的诗句,于青山绿水之间,一边吟诗,一边催马加鞭地向东阳进发,差点儿没把马鞭的碧玉梢头摇断。
【鉴赏】
从作品的内容和情调来看,此词洋溢着喜悦欢畅的情绪,这在辛词中是不多见的。由创作背景看来,此词是写景抒情之作,富有诗情画意。读完此作,就好像随同词人进行了一次春天旅游,令人耳目一新。
上阕头两句,点明了地点。交代了词人的行踪。它描写了词人一行,离开京城临安,乘坐马车向东阳进发。“香篝”,是薰笼。“水沉”,是一种香料,即沉香。“香篝渐觉水沉销”,是借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来写行路时间之长,从而暗示行程的遥远,前后两句,相辅相成,对应有致。三、四两句,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特别令人喜爱的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这是词人举目所见的,并非是有意捕捉,却把城外初春的自然风光,逼真地描写出来。笔法自然,不假装点,颇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
“山无重数周遭碧”,是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石头城》)的诗句脱化而来的。“山无重数”,是重重叠叠的山峰。第三句的意思是四周群山郁郁葱葱,绿得可爱。“花不知名分外娇”,谓野外不知名的野花格外娇娆。词人在另一首词里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鹧鸪天·代人赋》)可见,词人喜爱自然美,不喜爱矫揉造作之态。这里正显露出词人的审美和情趣。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梅雨》,其古诗全文如下: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 【查看全文】
2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初食笋呈座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注释】 【查看全文】
3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出自宋朝代诗人杨敬之的古诗作品《赠项斯》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查看全文】
4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其古诗全文如下: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 【查看全文】
5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出自当代毛泽东的古诗作品《水调歌头游泳》第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 【查看全文】
6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出自宋朝诗人陶渊明的古诗作品《移居二首其一》之中,其全诗文如下: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