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出自唐朝诗人曹组的作品《沉醉东风·秋景》,其古诗全文如下: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辛弃疾、贺铸、黄公绍、李清照等人都写过青玉案。
【鉴赏】
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奏,而旅行者的乐趣亦莫过于此。果然,“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这四句写忽然之间惊喜的发现。行文开合顿挫,饶有风致。它看似景语,却包孕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作者先写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而富有人情味,使旅人感到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然而眼前这如画的烟村,又不期然地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正当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
过片“凄凉只恐乡心起”领起下文。“凄凉”二字,形容一掬“乡心”的况味:“只恐”二字妙。拓开一步,欲防范而不能,似未然而实不期然而然。处此境地,“心”不由已,透过一层来写乡思之撩人,笔意更觉深挚。“凤楼远、回头谩凝睇。”凤楼,妇女居处。这里指家中的妻子。凝睇,凝神而望。谩,徒然、空自。这两句感叹路远人遥,视线难及,纵然回头凝望,也是徒劳。这就点明了“乡心”的具体内涵,并对“凄凉只恐乡心起”作了第一层回应和铺染。接着运笔入虚,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全从揣想着笔,身未一一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一声征雁”,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雁归人未归”的感喟:“半窗残月”,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这首词上片写景,而景中寓情,貌似明丽而实已为下文转写乡愁埋下伏笔。过片承转十分自然,直领下片,写来吞吐曲折,虚实错综,极尽铺染之能事。而此词更妙之处于结句,既回应前文,又点句话了全篇。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妾薄命汉帝重阿娇》,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 【查看全文】
2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出自宋朝诗人晏殊的作品《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其古诗全文如下: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 【查看全文】
3 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出自宋朝诗人周邦彦的作品《还京乐禁烟近触处》,其古诗全文如下: 禁烟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正泥花 【查看全文】
4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出自南北朝诗人沈约的作品《有所思西征登陇首》,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 【查看全文】
5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其古诗全文如下: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查看全文】
6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咏菊》,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赏析】 初降的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