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4:49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作品《野菊·未与骚人当糗粮》,其古诗全文如下: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释】
  ⑷黄:指黄菊。
  ⑸东篱族:篱边人种的菊花。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翻译】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鉴赏】
  “半山碧”写出野菊生长、繁衍的旺盛,也表现野菊的生活环境是在野外山上。“已晚”写时间,“便忙”写情状。诗人旅途之中到了傍晚,本该忙于归宿,但山中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即使在匆忙之中也要去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诗写至此,已流露出对野菊的浓厚兴趣,而尾联更以写野菊花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陶渊明酷爱菊花,于宅边东篱下种菊颇多,还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这两句是说,野菊花一定冷笑那些篱边的黄菊——它们正向陶渊明一类的诗人邀宠,以取得诗人吟赏的荣光。言下之意,诗人们的眼光只向着庭菊,并不转向野菊;而野菊自有不邀宠争光的品行,对那些邀宠争光的庭菊不屑一顾,惟以冷笑置之。
  在无人看重的情况下,幽闲自得,不减妙香,不慕赏识,有意将它与菊花对比,并倾注了自己的关切赞美之情。这也许另有所指。诗写得脱俗、婉转、流畅,给人很深的印象。在大量的咏菊诗中,这是颇有独创性的。


相关阅读
1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鹊桥仙七夕》,其古诗全文如下: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 【查看全文】

2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 【查看全文】

3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古诗作品《春雨》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 【查看全文】

4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出自唐朝诗人秦观的古诗词作品《鹊桥仙》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 【查看全文】

5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出自唐朝诗人和凝的作品《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含恨含娇独自语 【查看全文】

6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出自唐朝诗人刘长卿的古诗作品《送灵澈上人》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1、荷:背着 2、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