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戏题石门长老东轩》,其古诗全文如下:
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
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
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
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注释】
⑸万遍:形容反复念诵。莲花:指《妙法莲华经》,这里泛指一切佛经。为谁用:意为没有人愿意听他念诵佛经。
⑹忘机:指忘却计较或没有巧诈之心。这里指自甘恬淡与世无争。
⑺贪爱:指石门长老年青时的理想与追求。筋力微:形容身心老迈,壮志消沉。
⑻雉:即野鸡。雉皆飞:比喻诗人亲友多丧、孤苦伶仃的意思。典出乐府琴曲《雉朝飞》。
【翻译】
石门长老身世如梦,当年栽种的檀香已经成林。静坐念禅今非昔比,莲华经念了万遍有谁倾听?如今年过七十早已忘却往日的追求,筋力衰减再不会壮志凌云。不要向东边窗外春天的原野张望,晴空下百花盛开野鸟却已飞尽。
【鉴赏】
“雉皆飞”含有一个典故,由乐府琴曲《雉朝飞》变化而来:“春秋时,卫侯女出嫁齐太子,中道闻太子死,傅母(女官名)仍然劝她去处理丧事。丧毕不肯归,终死于齐。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放之,忽二雉出墓中。傅母托雉曰:‘女果为雉也?’言未毕,雉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也有人说:“《雉朝飞》为齐处士伤无妻之作。”柳宗元早年丧妻,来永州之后,母亲和女儿先后病逝,所承受的人生变故如同“屋漏偏遭连夜雨,行船又遇顶头风”,这种打击与悲痛可想而知。他被贬职后闲居永州,这期间江山易主,官场易人,新贵层出不穷,而且无不趋炎附势,对柳宗元等“俟罪”的闲官不屑一顾,或者颐指气使;更有一帮小人,经常散布一些流言蜚语,和莫须有的诬陷之辞。因此,诗人尽管悲愤交加,却不能在诗文中明明白白地流露出对朝廷的怨恨心情,只好运用巧妙的写作手法,通过“戏题”一诗,表面上是在劝戒石门长老,不要用老迈哀伤的心情,来观看东轩之外春意盎然的景色,以免触景生情,更加伤心;实际上是在劝慰自己,要忍辱负重,不与官场新贵们攀比,索性闭目塞听,让火热的心彻底地冷却,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整首诗,以一个衰老、冰冷、绝望的外表,包容了一颗充满激情、火热和突突跳跃的心。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冰与炭的不可调和,最终决定了这位大才的悲剧命运。
相关阅读
1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古诗词作品《山中问答》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查看全文】
2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出自于诗经作品《信南山》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查看全文】
3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出自诗经中的作品《汝坟》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查看全文】
4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念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出自宋朝诗人张孝祥的作品《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其古诗全文如下: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 【查看全文】
5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的意思及全诗赏析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黄家洞雀步蹙沙声促促》,其古诗全文如下: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 【查看全文】
6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出自清朝诗人黄景仁的古诗作品《别老母》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