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采地黄者》,其古诗全文如下: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释】
①地黄:药草名,晒干的叫生地,蒸熟的叫熟地。这首诗写荒年无食的贫苦农民采地黄卖给富贵人家喂马以谋生,形象地表现出贫苦人民生活不如牛马。
②口食:口粮。
③易:换取。糇:干粮。糇粮:泛指饲口度日的粮食。
④凌晨:清早。荷锄:用一侧肩膀扛着锄头。
⑤不盈筐:采不满一筐。
【翻译】
春季里麦子都旱死,秋季里禾茁又遭霜。挨到年底断了烟火,只好到出里采地黄。采来地黄做什么用?打算拿它换口粮。荷锄出门天麻麻亮,直到天黑才采了半筐。拿到红大门的人家,卖给白脸孔的儿郎。用这喂你的肥马,能使它浑身闪光。愿换些吃残的马料,去填塞全家的饥肠。
【鉴赏】
这首诗通过叙述一个农民采取地黄,向富家换取马料以饱饥肠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牛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本诗通过对一茕茕于荒野的饥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荒年农民的生活境况,进而揭示了社会贫富差别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对立。
诗的开头是两个倒装句,描述辛苦劳作的农民又遇到了最害怕的灾难:麦苗因春天久不下雨而枯死,庄稼因为秋季霜降提前而冻坏。之所以用倒装句子,是在于强调突出“麦死”、“禾损”等灾难的严重性。对于一般平民百姓来说,遇到春天干旱、麦苗枯死的灾难,已是损失惨重;加上又遭受秋天下霜过早,秋季作物颗粒无收的巨大不幸真可谓雪上加霜,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口粮也没有了着落。因此诗人接着说:“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地黄是一种草药,有活血滋补作用。诗歌中的主人公因为年终家中没有口粮,就到田中采摘地黄,希望以此换取一点粮食度日。这六句,诗人用平平淡淡的语言叙述,却激起读者对主人公不幸的同情。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 【查看全文】
2 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楼上黄昏,片帆千里归程,年华将晚。望碧云空暮,佳人何处,梦魂俱远出自宋朝诗人蔡伸的作品《苏武慢雁落平沙》,其古诗全文如下: 雁落平沙,烟笼寒水,古垒鸣笳声断。青山隐 【查看全文】
3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出自宋朝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水调歌头游览》,其古诗全文如下: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 【查看全文】
4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子夜吴歌春歌》,其古诗全文如下: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注释】 子 【查看全文】
5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出自唐朝诗人岑参的作品《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 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 【查看全文】
6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功夫咒你出自宋朝诗人蜀妓的作品《鹊桥仙说盟说誓》,其古诗全文如下: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