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1 14:21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唐朝诗人陶渊明的作品《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其古诗全文如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干戚:盾斧。
  ④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都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翻译】
  精卫衔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
  【鉴赏】
  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不仅引用历史故事,抨击刘裕代晋,而且利用古代神话传说,表示了自己的不平和反抗情绪。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少女死后化为的精灵,虽然身小力薄,却常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微木”与“沧海”是一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比,以微木填海何时方可填平?一如愚公一担一石之移山。但诗人歌颂的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心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刑天舞干戚”讲的是刑天操斧执盾不甘失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断首,仍然挥舞牌,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中的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生来所固有而永不衰竭,无论失败还是死亡终不能使其消减。诗人在“精卫”与刑天身上看到他们这种共有的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从而加以赞颂讴歌,就隐含着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策自励。
  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赞扬这两个英雄顽强的斗志。尽管良机已失,徒怀雄心,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无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行动,寄托了自己的悲愤。


相关阅读
1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出自唐朝诗人郑会的作品《题邸间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注释】 酴醾: 【查看全文】

2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出自唐朝诗人李端的古诗作品《拜新月》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注释】 1、无 【翻译】 李端这首《 【查看全文】

3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作品《祝英台近挂轻帆》,其古诗全文如下: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 【查看全文】

4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其古诗全文如下: 湖阔兼云涌,楼孤属晚晴。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 敢违渔 【查看全文】

5 休感叹,年华促。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休感叹,年华促。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作品《满江红倦客新丰》,其古诗全文如下: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 【查看全文】

6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残丝曲》,其古诗全文如下: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