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10 16:22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新制布裘》,其古诗全文如下: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释】
  ⑴布裘:布制的绵衣。
  ⑵桂布:即唐代“桂管”地区(今广西一带)所产木棉织成的布,尚不普遍,十分珍贵。
  ⑶吴绵:当时吴郡苏州产的丝绵,非常著名。
  ⑷余温:温暖不尽的意思。
  ⑸拥:抱,指披在身上。
  ⑹眠:睡。达晨:到早晨。
  ⑺严冬:极冷的冬天。
  ⑻支体:支同“肢”,支体即四肢与身体,意谓全身。
  【翻译】
  洁白的桂布好似白雪,柔软的吴绵赛过轻云。桂布多么结实,吴绵多么松厚,做一件袍子穿,身上有余温。早晨披着坐,直至夜晚;夜晚盖着睡,又到早晨。谁知道在这最冷的寒冬腊月,全身竟暖得如在阳春。半夜里忽然有一些感想,抚摸着棉袍,起身逡巡。啊,男子汉看重的是救济天下,怎么能仅仅照顾自身!哪里有长达万里的大袍,把四方全都覆盖,无边无垠。个个都像我一样安稳温暖,天下再没有受寒挨冻的人。
  【鉴赏】
  白居易主张诗文“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又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这首诗完全体现了他的这种理论主张,既不为艺术而艺术,又不为自我而艺术。诗中反映出他能跨越自我、“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爱民“如我”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封建社会开明官吏乐施“仁政”、惠及百姓的进步思想,激动人心。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是全诗的警句,反映了白居易的思想: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做利国利民之事,不能只顾独善一身。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白居易自谦称)虽不肖,常师此语……志在兼济,行在独善。”这两句可视为白居易的抱负和志向,也可视为他希望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处世哲学。这是古代正直的、欲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


相关阅读
1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出自宋朝诗人刘辰翁的作品《西江月新秋写兴》,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 【查看全文】

2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秋兴昆明池水汉时功》,其古诗全文如下: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 【查看全文】

3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出自汉朝诗人秦嘉的作品《留郡赠妇诗肃肃仆夫征》,其古诗全文如下: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 【查看全文】

4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出自唐朝诗人徐陵的作品《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 【查看全文】

5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词作品《春日忆李白》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 【查看全文】

6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旅夜书怀》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 【查看全文】